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四 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 2022 新教材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板块 古代 诗文 阅读 专题
- 资源描述:
-
1、练案四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1.(2021年1月八省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2)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把长安的宫殿和“烟霞”联系起来,烘托出它的雄伟,用“紫泉”代替长安,色彩上与“烟霞”映衬,烘托出宫殿的壮丽。B.诗人借隋炀帝空置长安宫殿“欲取芜城作帝家”,是为表现江都风景秀丽、胜过长安,更愿意住在芜城。C.颔联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若玉印未落入李渊手中,杨广游幸江都的锦帆将漂到天边去。D.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
3、相遇的故事,以假设、反话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2)诗人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山中感兴三首(其二)文天祥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注作于1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居深山。北风急:暗指1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4、.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B.“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C.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D.“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2)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朱熹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一笑支郎注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注支郎:
5、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尊称僧人为支郎,这里代指溥公。(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联写重阳之日,诗人重游频现梦中的故地,与久别的好友重逢,已是鬓发斑白了。B.颔联写梁间又添新燕,溪山如迎故人,亲切如旧的景物,让诗人内心充满重逢的喜悦。C.颈联写诗人与老友重逢后漫谈人生哲理,言涉佛教的三生、万法的由来宗旨。D.此诗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说理,情理交融,体现了宋诗重视理趣的特点。(2)诗人和溥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友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江亭晚望宋之问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
6、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写出了烟波浩渺,浸透了天边云的深处;下句写村中炊烟冉冉,远远地飘出宁静的村庄,写出江村的宁静之美。B.颔联将“鸟归有迹”与“帆过无痕”进行对比,由远及近地写出浩渺江面鸟归巢和千帆过的黄昏之景。C.颈联写诗人一“望”一“看”,并没有明写“山”之壮美,而是以“水”之“柔性”衬托“山”之壮美。D.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回去时已到黄昏时分,让诗人顿生遗憾,表达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2)有人说宋之问的这首诗含有深刻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8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