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名校押题古代诗歌阅读-(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名校 押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新高 专用 原卷版
- 资源描述:
-
1、押题0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黄补阙南迁杜荀鹤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注】补阙:官名,掌供讽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送别诗,抒发了诗人在送别黄补阙南迁之时难舍难分的心情。B颔联叙述了黄补阙被贬的原因,全心全意地劝谏皇帝而得罪了他人。C颈联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黄补阙进行了劝慰并称赞他为朝廷直臣。D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自然明畅,每联或呼应标题,或暗扣标题。2诗人为什么说黄补阙“难滞楚南春”?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押题理由】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不拘一格,唐诗、宋词、元
2、曲等均可涉及,以唐宋诗词为主,考前30天,应将重点放在唐宋诗词上。考查点相对固定,突出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情景关系、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考前秘笈】指津一:鉴赏诗歌形象解题指津1鉴赏人物形象解题指津(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例如,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3、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2鉴赏意象解题指津(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在这首二十字的千古绝唱中,粗线条地描绘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意象,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落日”在西,“大海”在东,视野开阔。既有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又有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还有滔滔黄河水的声响,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
4、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指津二:鉴赏诗歌语言解题指津(一)炼字、炼句题1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3)某句(联)来历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请对某字(句)进行赏析。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锤炼字句,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或句子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或句子孤立起来谈,需要将字放在句中,或将句放在整首诗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2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1设
5、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4)用有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指津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题指津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
6、行阐述。但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2答题步骤:简单地说就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