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4 大道 同步 练习 新人
- 资源描述:
-
1、24 大道之行也1.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是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等很有价值的参考书。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选贤与能(通“举”,推举,选拔。)矜、寡、孤、独(通“鳏”,老而无妻的人。)(2)古今异义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3)一词多义【为】天下为公(动词,是);不必为己(介词,为了)【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
2、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4)词类活用选贤与能(动词用做名词,能干的人。)3.主题解说 课文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基本特征的阐述,展示了一个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4.重点突破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提示一:第一个方面,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
3、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提示二:第二个方面,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男子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女子有归宿。 提示三:第三个方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做是分享快乐。5.难点攻克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提示一:有相似的地方。“大同”社会里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跟“世外桃源”中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样,都表明老人和孩子受到了全社会的关爱,生活
4、极其幸福。 提示二:“大同”社会里人人平等,夜不闭户;“世外桃源”里也是一样,来了一个客人,家家“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基本上是一致的。 提示三:“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6.结构图解大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道 评述“大同” 满足生存需要之 社会的基本 满足发展需要行 特征 满足精神愉悦的也 需要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 )(2)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男有分( ),女有归(4)货恶( )其弃于地也2.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5、讲信修睦( )(1)修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是故谋闭而不兴( )(2)闭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 )(3)道道路以行(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独故人不独亲其亲(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盗窃乱贼而不作 (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2)课文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 。(3)课文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4)与成
6、语“夜不闭户”所说的情境相同的句子是: 。5.阅读右图中的宣传画,回答后面的题目。(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 ;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 6.礼记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心中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形态,目前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下面是某班正在开展的以“身边细节看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他们首先围绕“让座”话题展开讨论。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分析图表】从右边这份关于“让座”的调查统计表中,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发表看法】调查中有人说:“你也花了钱,我也花了钱,凭什么我给你让座?”你觉得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7、(3)【拟写标语】请你为公交公司拟写一条有关“让座”的宣传语。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货/恶其弃于地也C.盗窃乱贼而不作 D.是故/谋闭而不兴8.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不独亲其亲 B.不独子其子 C.选贤与能 D.席地而坐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0.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1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怎样的情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观念? 12.课文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