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三).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学校班级: 姓名: 得分: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一、基础运用(共12分)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6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大多依水而生,沿着河流繁衍兴盛。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水相亲、相和、相
2、生的历史。一江清水,万般风情。汉字的“水”是象形文字,简洁明了的字形勾绘出河水清清、波浪徐徐的生动样态;用“水”(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竟多达1035个。我们的祖辈先贤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水相关的哲理名言,还有大量成语、俗语、典故、谚语等,如“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水因而又成为我们祖先高深智慧与丰富情感的承载,构成独特的中华水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a (络绎不绝/比比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以长江水为背景抒写离情;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深沉的情思也随冷绿色的波光而起伏。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水b (息息相关/生死与共),所
3、以古典小说里也有很多与水相关的内容。 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就驻扎在“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和阮氏兄弟,入水更是赛过蛟龙,水中杀敌c (各行其是/各显神通)。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 纵火”展现的就是孙刘联手,在长江上火烧曹军战船的情景,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水能载舟(zi)水泊梁山(b)“波”字的第五笔是“乛”B水能载舟(zi)水泊梁山(p)“波”字的第五笔是“丿”C水能载舟(zi)水泊梁山(p)“波”字的第五笔是“丨”D水能载舟(zi) 水泊梁山(b) “波”字的第
4、五笔是“”(2)请在处再写出一个与水相关的成语、俗语、典故或谚语:(2分)(3)第三段的a、b、c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2分)A比比皆是息息相关各显神通B络绎不绝生死与共各显神通C络绎不绝息息相关各行其是D比比皆是生死与共各行其是(4)第三段的两处,应填入的人名依次是、。(4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2(4分)古诗文默写(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3)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7分)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列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5、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作者在词的上片极尽描写出城打猎的壮阔场面,充满 ,也由此引发出他要 的雄心壮志。(2)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苏轼率领众人出城打猎的情景。(3)古诗词中还有很多借酒抒发作者真挚感情的诗句,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两句。(允许有两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4(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6、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辄总是,动不动就,这里指“轻易”。枢密副使官职名。懦默懦弱,不出声。参知政事官职名,相当于宰相。除拜官授职。(1)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或遇其叱咄B是进亦忧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或异二者之为仲淹为将D固辞不拜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下列对文段语句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理解:作者将古代道德高尚的人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凸显他们的高洁。古仁人将自己的喜忧之心定位于“在朝廷做官”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两种情况,表现喜忧全取决于天下人的政治情怀。B先天下之忧而忧翻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理解:这是范仲淹借古仁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乙文中所述范仲淹的行事风格,所做的几件事,不管是“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是忧
8、天下在先。C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起回家呢?理解:作者用这样一个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同时对朋友的期望之情。(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一生也确实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乙】文中记载的 、 、 (用自己的话回答)、直言进谏保住淮南守令的性命,这三件事就是最好的证明。5(5分)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文化沃土,更以文化的深层内涵影响着每一时代每一民众的行为取向。我
9、们本学期读了大量的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受这一文化思想影响,在很多情节中表现出忠义精神。 请结合你读过的任意一部小说,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相关情节,对这句话的进行解说。要求:1写清你选择的作品名称及作者;2.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6(8分)老秦赵明宇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山东人老秦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唧唧叫的小鸡雏,吆喝着来村里卖小鸡了。老秦的自行车后座两侧挎着两摞子竹筐,竹筐分成一层又一层,每层都挤满了毛茸茸的小鸡雏。老秦拖着长腔的吆喝声更好听:“卖小鸡儿哩哟嗬,卖小鸡哩哟”声音洪亮得像铜铃,有金钟玉磬的质感,很有穿透力,十里外都能听得到。吆喝声的中间戛然而止,然后再继续
10、后面的“卖小鸡哩哟”,尾音悠长,听得人们心里痒痒的,争相模仿,却学不来。麻叔嗓门大,学山东老秦吆喝,像驴叫。用麻婶子的话说,老秦是男高音,那也叫功夫。老秦说话山东口音,家是山东什么地方的?不知道,也没人问,大家只是叫他老秦。每年春天,老秦如约而至,把自行车停在村口,先吆喝几声,然后把一筐又一筐的小鸡雏卸下来,掏出一把泡好的小米撒给小鸡雏,小鸡雏便会蜂拥着争抢着啄食。听到老秦的吆喝,村里的女人们就坐不住了,走出家门,挑选小鸡雏。买老秦的小鸡雏是不用交付现金的,只需要在老秦的红塑料皮本子上写当家人的名字,等到秋后,小鸡雏长大了,下蛋了,老秦才会来收钱。老秦在村口喊一嗓子,买过小鸡雏的人家就会把钱送
11、过来,老秦核对一下,勾去一个个名字。麻婶子每年都要赊二十个小鸡雏,在老秦的红皮塑料本上写麻叔的大名,到秋后卖掉两只公鸡,就足够还老秦的账了。麻婶子最看不惯的是刁嫂。刁嫂人也刁,那年赊小鸡,她在老秦的本子上写的是假名字,老秦秋后要账,村里人都说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找不到这个人,这笔账就成了死账。麻婶子看不惯,说这是谁给咱村抹黑啊?把人丢到山东去了。老秦倒是很大气,说算了算了,没这二十个小鸡钱,我也穷不了。麻婶子说,你别急着走,等一会儿,我帮你要回来。麻婶子就去找刁嫂,指着她院子里的鸡,说你家的鸡长得不小了,下蛋了吧?从哪里买的呢?刁嫂就红了脸,把钱拿了出来。麻婶子给老秦赔笑,说这一家赊了你的小鸡
12、雏,你的本子上记的是他家孩子的名字。孩子小,名字没叫起来呢,也难怪别人不知道。老秦千恩万谢。麻婶子说,大兄弟,你也没背着锅,没带着灶,中午在我家吃饭。这一年,麻婶子照例赊了二十只小鸡雏。秋风一吹,小鸡雏就长大了,有几只公鸡,还有几只母鸡。母鸡的脸蛋红红的,大概是快要下蛋了。麻婶子卖了两只公鸡,凑够了钱,放在盐罐子下面,准备着老秦来收账。过了九月九,老秦没来,又过了十月一,老秦还没来。麻婶子的二闺女要坐月子了,麻婶子去伺候月子,这一去就是好多天呢。临走,麻婶子叮嘱麻叔,你听着点,哪一天山东老秦来了,你把钱还给老秦。麻叔点点头,麻婶子才离开家。麻婶子伺候完闺女,回到家,做饭的时候看到钱还在盐罐子底
13、下压着,就问麻叔,老秦没来?麻叔说,没来。麻婶子就有些疑惑了,嘴里嘟囔着说,这个老秦,咋不要钱了呢?麻叔说,村里人都没给他钱呢,咱还能给他送到山东去?又不是咱自己,慌什么慌。那就再等等吧。有一次孙子要学费,没钱,麻叔说先把老秦的小鸡钱用上。麻婶子说那可不行,说不定你前脚把钱拿走,老秦后脚来了,到时候手里没钱,不抓瞎?总不能让老秦为了咱这几块钱再从山东跑一趟吧?也是也是。麻叔拉着孙子另想办法了。下雪了,老秦还没来。腊月二十三,阴冷,小北风打着旋儿。村头来了一个年轻人,说话山东口音,说是老秦的儿子,来收账的。麻婶子手里捏着钱,从家里出来,仔细端详,年轻人的眉眼挺像老秦,手里拿着眼熟的红塑料皮本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