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阿长与《山海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海经 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阿长与山海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4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10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阿长与山海经 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略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知
2、识链接】1.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着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
3、先生一生的写照。2.相关资料: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
4、。4.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鲁迅,原名( ),( )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 )、( )。2、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 )集。3、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骇 ( ) 惶急 ( ) 疮疤( ) ( ) 掳 ( ) 悚( )渴慕 ( ) 霹雳( ) 诘问( ) 惧惮( ) 孤孀( ) 4.解释词语:莫名其妙: 深不可
5、测: 情有可原: 惶急: 诘问: 惧惮: 震悚: 【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1) 喜欢切切察察,絮絮叨叨。(2) 睡相不好,爱摆成“大”字。(3) 过年时一些古怪的仪式。(4)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5)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6) 谋害我的隐鼠。(7) 给我买山海经。 2、文章写长妈妈的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讨论: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故事,谋死隐鼠,吃福橘 。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
6、,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 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文章的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的。3、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试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欲扬先抑: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收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教师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7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