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资源描述:
-
1、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学案学习提示这篇文章视角独特,独具匠心地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历史画面,既具有生动的现场感,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住文章中的时间、场景的转换,重点是要把握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素养目标1.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事件背后重大的历史意义。2.了解文体特征,体会文中重要的时间、场景的转换,及其效果。3.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以及其中寄寓的情感。4.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难点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
2、一体的写法。课堂环节u 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2.了解香港及其历史 构成 历史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沿海的200多个岛屿)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3、,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3.了解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
4、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4.了解“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1953年至1997年间服役。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大婚时,以不列颠尼亚号作渡蜜月。1997年7月1日不列颠尼亚号参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1997年11月在普利茅斯港退役。退役后现在停泊在爱丁堡对外开放参观。5.了解文体新闻【含义】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
5、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结构】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写作形式】倒金字塔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
6、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正金字塔式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折衷式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然后,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接着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平铺直叙式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u 环节二:初读感悟1.明确字音。紫荆花( ) 掩映
7、( ) 世人瞩目( )2.解释词语。 世人瞩目: 陈迹: 掩映: 3.活动任务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划分层次第一部分:导语(第 段) 第二部分:主体(第 段) 第三部分:结语(第 段) u 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 谋篇布局,尽显匠心任务说明:谋,即谋划;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谋篇,就是在确定题
8、材中心之后,对内容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谋篇布局包含文章的结构,叙事的顺序,叙事视角,伏笔铺垫,照应,详略,选材等等多方面的内容。体会一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意图,感受其用意。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明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顺序。 思考2:主体部分共 有10个自然段,在这10个段中,主要写了些什么事件?它们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思考3:这些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且衔接非常紧密,就像照相机连拍一样,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思考4:作者客观报道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对香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有所记述。作者选取了哪几件? 思考5:为什么单单选取这三件呢? 思
9、考6: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选取的角度有什么特点? 思考7:文中三次写到降旗,把它找出来,并说明为什么写了这么多次国旗? 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披文入情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也只有透过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考1:文章标题有何特点?有什么含义? 思考2:品味下列语句,解读内涵与情感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2.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
10、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今以后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概括文本的艺术特色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
11、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阅读文本并思考:材料一: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
12、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
13、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有删改)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号角声
14、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
15、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有删改)材料三: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93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