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优】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能力提升卷 部编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层培优 【分层培优】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能力提升卷 部编版含解析 分层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八 单元 能力 提升 部编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能力提升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分得分来源:Z&xx&k.Com一、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面画“”。(3分)过瘾(yn yn) 斩杀(zn zhn) 酵母(xio jio)馈赠(ku kn) 卓越(zhu zu) 借鉴(din jin)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yn fn hung tng xn sun fng wn y zh bn ji( ) ( ) ( ) ( ) ( )sh kn fn su shn yn zh p zhn qng sh gn( ) ( ) ( ) ( )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悲
2、惨( ) 分外( ) 馈赠( ) 愉悦( ) 报偿( ) 苦恼(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B.我自作多情地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一阵狂喜。C.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可内容读起来却索然无味。D.透过书籍,我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人生百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五、先解释加点词语,再解释句子的意思。(11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_。 知:_。 句意:_。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_。 好:_。 耻:_。 下问:_。 句意:_。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识:_。 厌:_。 诲:_。倦:_。句意:_。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者:_。 好:_。 敏:_。 句意:_。来源:学科网ZXXK六、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那些范文,最好是能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总之,多读多抄,这个“二多”是必须保证的。除了多读之外,还得多抄,把关键的词句抄下来,时时翻阅,这样便可以记得牢靠,成为自己的东西了A.B.C.D.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缩句)2.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改为“被”字句)3.冰心在十二三岁
4、时就看完了红楼梦。(改为“把”字句)4.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用“之所以是因为”改写)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1.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2.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有_、_、_、_。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小说_。林冲是小说_来源:Z*xx*k.Com中的人物。4.这篇文章按照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5.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_,著名女作家,原名_。课文,作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和体会,告诉我们: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九、生活语文。(3分)有人开了一家书店,想请你帮忙想一个有内涵又
5、容易让人记住的店名,还要帮他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张贴在店内。你想给书店取个怎样的名字?这样取名的理由是什么?你准备选用哪一句读书名言?店名:_取名理由:_读书名言:_十、课内阅读。(15分)忆读书(节选)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
6、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一知半解:_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3分)_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_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3分)_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_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煮 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
7、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
8、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阅读短文后填空。 (4分)(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2)“我”认为“煮书”是,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3)“煮书”的好处是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4分)_5.写一句你积累的
9、读书名言:(3分)十二、习作训练。(20分)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参考答案一、【答案】yn zhnjio kuzhu jin【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如:酵:jio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称“发酵”。能使有机物发酵的真菌称“酵母菌”。亦称“酵母”、“酿母”。二、【答案】厌烦 荒
10、唐 辛酸 访问 一知半解 书刊 烦琐 呻吟 质朴 真情实感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正确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拼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拼法,就是声母和韵母相拼的方法。拼音的时候先读声母,要读得轻一点儿,短一点儿,紧接着读韵母,读得响亮一些。这样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就拼出了音节。另一种是三拼法,有的音节除了有声母和韵母外,中间还有一个介音。书写时注意“荒唐、酸、烦琐”等易错字,做到整洁、美观。三、【答案】凄惨 格外 赠送 喜悦 回报 烦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近义词:凄惨。分外:超
11、过平常;特别。近义词:格外。馈赠:赠送(礼品)。近义词:赠送。愉悦:指欢乐,喜悦,身心放松。近义词:喜悦。报偿:报答和补偿。近义词:回报。苦恼:痛苦烦恼。近义词:烦恼。四、【答案】B【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学生要理解成语含义,结合语境理解成语使用是否恰当。A正确。一知半解,意思是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B错误,与句子含义不符合。自作多情,意思是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可以换成如醉如痴。C正确。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D正确。风花雪月,意思是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
12、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五、【答案】1.知道 同“智”,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里指聪敏 2.喜好 以为耻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记住,这里读zh 满足 教诲 疲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的人 爱好 此处指勤勉 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好学而求得学问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