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类型【学霸课堂笔记】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6课 将相和 部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6970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20.9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霸课堂笔记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6课 将相和 课前预习1.本课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课中标注好序号。2.我把课文读了( )遍,现在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3.我会认,我会读。璧(b)(璧玉) 蔺(ln)(马蔺) 强(qin)(勉强) 划(hu)(划分) 廉(lin) (廉价) 抵(d)(抵御) 御(y)(防御) 辞(c)(辞行) 辱(r)(羞辱) 卿(qn)(爱卿) 袍(po)(棉袍)4.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最后组词。召(zho) 臣(chn) 议(y) 宫(n) 献(xin) ( ) ( ) ( ) ( ) ( )诺(nu) 典(din) 抄(cho) 罪(zu) 怯(qi) (

    2、 ) ( ) ( ) ( ) ( )拒(j) 荆(jn) ( ) ( ) 写法指导召:“刀”的撇要舒展,下面的“口”稍扁。巧记:刀子嘴(口)。臣:先写“横”,再写中间部分,最后写“竖折”。巧记:半卧。议:左窄右宽。撇、捺要写得稳而舒展。巧记:言(讠)必及“义”。宫:“宀”要写的舒展,上“口”稍小,下“口”稍扁平。巧记:一口又一口,上面宝盖头。献:“南”要写得紧凑,“犬”的捺要写舒展。巧记:“南”边有条“犬”,送物很庄严。诺:“右”的横稍长,撇画在横画中部起笔且出头,“口”稍扁。巧记:“若”有言(讠),必应允。典:第六笔横长而有力,最后两笔写在竖中线两边。巧记:先排洪水后建桥。抄:“少”的两点分

    3、布合理,斜撇宜长,整体斜中求正。巧记:“少”留一手(扌)。罪:“非”的两竖在竖中线两边,横画上下等距。巧记:“四”下寻先辈。怯:左右等高,“去”的下半部分大小适中,位置恰当。巧记:想在后边,却在前边;胆小怕事,很不自然。拒:末笔为“竖折”。巧记:和“巨”人握“手”。荆:注意:“荆”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巧记:受刑吃苦头。5.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并用画线的词造句。无价之宝 召集 大臣 商议 勇敢 机智 解决 称赞 绝口不提 诚意 商量 允诺 典礼 怒发冲冠 示弱 推辞 拒绝 职位 同心协力6.解词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7.朗读课文,找出下面两个句子,并体会。(1)

    4、简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2)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壁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从这两个句子中,我体会到:蔺相如不仅,而且办事果断,不怕危险。8.通过认真阅读,我了解到:课文描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渑池会面和。 9.下面哪句话表现了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深谋远虑的人?( )A.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壁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B.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10.

    5、过搜集到司马迁的相关资料:司马迁,西汉、,代表作有。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代表作品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资料链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 175前 221).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被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奉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而是高强的齐国,西而是强大的秦国。 多音字 强qing(勉强)qing(坚强

    6、)jing(倔强)造句:他年富力强(qing),只是脾气有些倔强(jing),有时候喜欢强(qing)人所难。 划hu(计划)hu(划算)造句:他计划(hu)明天去公园划(hu)船。 削xu(剥削)xio(刀削面)造句:你不能剥削(xu)我爱吃刀削(xio)面的权利! 近义词 商议商量 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 记录记载能耐本领 隆重一庄重 推辞推卸 侮辱污辱 拒绝谢绝 削弱减弱 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同心协力一齐心协力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推辞应允 削弱增强 允诺拒绝 抵御进攻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同心协力离心离德 词语搭配 召集(大臣) 解决(难题) 削弱(力量) (隆重)的

    7、典礼(热情)地迎接 (理直气壮)地说 (大大方方)地说 词语积累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都买不到。造句: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理屈】理亏。造句:他觉得自己有点儿理屈,没再说下去。【绝口不提】指闭口不说话。造句:对于这件事,他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后借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造句: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完壁归赵,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有诚信的人。【负荆请罪】本文中指廉颇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渑池】地名,在今河南。【商议】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造句:同学们正在商议元旦晚会的事。【攻无不

    8、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造句: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造句:她做了亏心事儿,竟还敢理直气壮地找人理论。【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胆怯】胆小,缺少勇气。造句:初上讲台,还真有几分胆法。学法导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叫“负荆请罪”,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请罪。明白文中成语的由来,进而了解人物性格。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特点。课文详解句段详解难点解析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句导读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9、背景。“秦国很强大”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段导读 点出历史故事发生的背景。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句导读 交代了“完壁归赵”的起因。】段导读 写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赵王的和氏壁。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句导读 “非常着“”和 “不能可是”反映了赵王及大臣们当时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也反映了秦国的恃强凌弱。】段导读 写赵王和大臣们面对秦王的要求不知如何是好。 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

    10、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句导读 蔺相如的出现成了事件转折的一个契机。】段导读 写赵王正在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蔺相如。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句导读 从第一句话“想了一会儿”,可见蔺相如经过了深思熟虑,做了两手准备。这些都可看出他思维缜密,做事谨慎周密的特点。】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段导读 赵王没有别的

    11、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句导读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句导读 蔺

    12、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于是抓住秦王的心理,威胁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散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随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句导读 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要求,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他说活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儿空子不留给秦王。】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

    13、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句导读 “一就”说明蔺相如做事果断,考虑周全。“化了装”“抄小路”是为了保证能将璧安全地送回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句导读 蔺相如先发制人,在这种场合下,秦王不敢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段导读 秦王客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

    14、,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句导读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渑池会面”让赵王不愿前往。为了不在秦王面前示弱、蔺相如随同赵王会见。】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句导读 为解除后顾之忧,赵王派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作好抵御秦军的准备,这为下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埋下伏笔。】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句导读 交代

    15、了“渑池会面”这个故事的起因。】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句导读 这是蔺相如与秦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映了他为维护国家尊严.毅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蔺相如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

    16、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句导读 这是渑池会面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原因。蔺相如“职位比廉颤还高”,引出“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句导读 与后文的“负荆请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廉颇坦诚、直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埋下伏。

    17、】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句导读 这句话把蔺相如比作老鼠,把廉颇比作猫,形象地表现出了蔺相如避开廉颇的速度之快。】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句导读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

    18、。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段导读 写蔺相如向众人说明自己避让廉颇的原因。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句导读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

    19、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句导读 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思想,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他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段导读 写廉颇得知原因后登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第一部分(第517自然段):写蔺相如回避廉颇,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开头交代“秦国最强”的历史背景有什么作用?答:因为泰国最强,所以常常欺凌弱小的国家,为下文秦王要挟赵王的故事埋下伏笔。2.“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答:赵王得到的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贪婪又恃强凌弱的秦王来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3.从第自然段的内容可

    20、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答:面对赵王的问题,蔺相如先是“想了一会儿”,接着便分析出秦王是否拿城换璧的两种可能性及其对策,并能利用对策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变被动为主动。这说明蔺相如深谋远虑、机智过人。4.从哪里可以看出秦王很喜欢这块璧?答:“秦王双手捧住壁,边看一边称赞”,由此可见秦王很喜欢这块璧。另外,当蔺相如拿着璧威胁秦王要撞柱子的时候,秦王怕璧碎了,说一切都好商量,也可以看出秦王对璧的喜爱。5.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为什么?答:不是真撞。蔺相如利用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壁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6.为什

    21、么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答:和氏壁已经送回了赵国,秦王杀了蔺相如也无济于事,还会背上不守信用的骂名,而且他还会被天下人耻笑,所以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7.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呢?答:因为在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和秦王同为一国之君,秦王让赵王鼓瑟,其实就是在侮辱赵王,也是在侮辱赵国。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不顾自己的生命,逼秦王为赵王击缶。8.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的原因是什么?答:蔺相如的官位一升再升,职位居于廉颇之上,且廉颇认为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就爬到了他的头上,所以他不服气。第1页9.从“负荆请罪”中,你对蔺相如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答:蔺相如身

    22、居高位,在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可以看出他以国家为重、顾全大局的品质。课文图解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了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精神,以及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英勇善战、顾大局、识大体的精神;同时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习题点拨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参考答案】我的阅读时间是15分钟。了解到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了解到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是廉颇和蔺相如。2.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见课本 P2

    23、1)【参考答案】读完这段话,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有: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若秦王拿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将立马送给秦王。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参考答案】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蔺相如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当上上卿,廉颇不服气,觉得自己立了那么多战功,怎么会输给一个耍嘴皮子的人。蔺相如知道了便躲着廉颇,他的门客们表示不满,菌相如解释了。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感到惭愧,便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3.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参考答案】蔺相如:第段中蔺相如分

    24、析的两种可能性以及对策,说明他深谋远虑、智慧超人;第段中蔺相如故意说璧上有瑕疵,巧妙地夺回和氏璧,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蔺相如欲拿璧撞柱子,表现出他的勇敢无畏;蔺相如见了廉颇故意躲避,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廉颇:廉颇起先因为个人名利计较得失,居功自傲,后来听到蔺相如对门客们说的一番话后,毅然脱下战袍,负荆请罪,说明他知错能改,诚恳、坦率、直爽。 参考答案1. 172.略3.略4.抄写生字略 组词:号召 大臣 议论 宫女 贡献 应诺 字典 抄写罪犯 胆怯 拒 拒 拒绝 荆 荆 负荆请罪5.略6.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7.机智8.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9.A10.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霸课堂笔记】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6课 将相和 部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97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