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类型【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7263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47.5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 语文 阅读 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要素 解析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单元语文要素阅读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阅读 阅读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单元语文要素概述场景描写是指对生活画面的描写。场景描写能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主题,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些场景中的点和面,人物的活动情况,体会其蕴含的感情。如父爱之舟中,由作者与父亲曾同住客栈到作者和父亲曾同逛庙会,场景的转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父亲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具体体现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之中,阅读时同学们要品味细节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

    2、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弯曲了背”“俯在缝纫机板上”“手脚并用”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写出了母亲工作时的状态,还表现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与劳累;而几个“立刻”则表明了母亲把时间抓得很紧,一刻也不愿耽误。阅读方法讲解场景,泛指情景,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场面。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细节描写是对一个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它就像那一粒粒闪光的珍珠,在一篇作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场景描写中蕴含的

    3、感情。在场景描写中,作者往往将自然环境、景物和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突出文中的人物和中心。在慈母情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这一段的场面描写,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但是当母亲听“我”说要钱买书的时候,还是用龟裂的手指数给了“我”,体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如父爱之舟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这一句通过对船上

    4、简陋设施的描写,写出了父亲为了节省费用而坐借的船,不敢停在附近,看出父亲为了照顾“我”的感受,体现了父亲节省的同时也要顾“我”周全。2.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作者往往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式交代细节,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中,对于妈妈的话是这样描述的: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作者从妈妈的话中,感受到的是妈妈对自己的赞扬、对自己的爱,让作者感受到母亲对自

    5、己的支持。体现了母亲对作者鼓励、赞扬和无限的爱的力量。在慈母情深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立刻”修饰了一系列的动作:坐、弯曲、俯、陷,这些动作无不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但却对我买书的要求,不假思索地答应,体现出母亲爱“我”和支持“我”读书。例文讲解。布鞋历彦林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七八岁的男孩子夏天还羞怯怯地光着屁股,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得

    6、一手好针线活儿。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就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就平整结实,自然就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

    7、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那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的梦乡。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

    8、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1.【信息提取】娘有一手好针线活儿,她做的鞋不但;而且。【答案】鞋底平整结实,耐穿 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解析】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细读第二、三段可得出答案。2.【内容梳理】短文以为线索,通过对的往事的深情回忆,表现了母亲,表达了“我”。【答案】布鞋 母亲为“我”做布鞋 对“我”的疼爱 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解析】这是对文章线索的考查。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物、人、事、地点、时间、情感六种,此处以“布鞋”为组材线索,通过对母亲为我做布鞋的往事的回忆

    9、,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怀恋之情。3.【理解句段】“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母亲的“期待”指的是,“贴”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答案】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 “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解析】考查文章关键句的理解与赏析。结合文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可知母亲期待“我”可知好好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结合上文“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可以得到“我”知道母亲做鞋的艰辛;下文“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

    10、好的回忆。”可以知道这是“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想念。4.【修辞手法】短文第1自然段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布鞋留给“我”的美好记忆。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比【答案】D【解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1、学生要能够准确判断句子属于什么手法,在课下要多去练习,做到可以仿写和赏析修辞手法。世上的鞋千万种,但是能够让我“我”难以忘怀只有母亲的鞋,这是对比的手法。5.【整体感知】“我”为什么对母亲做的布鞋难以忘怀?【答案】布鞋不仅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关爱与期望,还影响着“我”做人,让“我”学会了感恩,努力做一个有出息、不虚荣的人。【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布鞋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结合文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就学会了感恩”“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相关语句可知,布鞋不仅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关爱与期望,还影响着“我”做人,让“我”学会

    12、了感恩,努力做一个有出息、不虚荣的人。6.【积累运用】“我”的母亲于夜深人静时在灯下缝补的情景,让你产生了哪些诗情画意的联想?写一写你想到的某首诗或是某幅画。【答案】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考查古诗的识记能力。学生在课下要多去积累,答题时才能快速写出答案。示例: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阅读爱的站台,完成习题。爱的站台我的爸爸妈妈都在深圳打工,趁着放假,我们去深圳和爸妈团聚。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假期结束的前几天,我们要

    13、坐火车回家乡了。这天下午,爸爸妈妈一起去送我、哥哥和叔叔。到了火车站的月台,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提不起精神。爸爸凝望着我们,好像想笑,但嘴角一咧,又笑不出来,眼角却爬上了一丝忧郁的神情。上车时,妈妈紧紧搂住我和哥哥,好像生怕我们突然从她眼前消失了,久久不愿松开。上了车,爸爸、妈妈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向他们挥手。我看见爸爸妈妈的眼角开始湿润,不一会儿,就有两行眼泪流出来了。我对自己说:“别哭别哭,哭了别人会笑你的,堂堂男子汉,就算流血,也不能流泪。”我咬紧牙关,深呼吸,又眨了眨眼晴,终于把眼泪逼回去了。我知道,为了生活,爸妈漂泊在外打工很不容易。不是迫不得已,谁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呢?火车开动了,

    14、他们也跟着火车移动着脚步。渐渐地,火车离开了站台,爸爸妈妈开始奔跑起来。爸爸一边跑一边用力地挥手,似乎想挽留这无情的火车,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流了下来。妈妈还在拼命地追着火车。火车啊,你能不能开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再看爸爸妈妈一眼?可无情的火车听不到我的心声,它越开越快,我们还是离爸爸妈妈越来越远了。我无奈地看着妈妈一直追到站台的尽头,忍不住哽咽起来。很快地,妈妈的影子最终也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绿色的天地。1.第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爸爸妈妈在火车站的月台送别“我”和哥哥。第自然段:第自然段:2.从第自然段着重从哪一方面对爸爸进行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5、?二、阅读至死不渝的爱,完成习题。至死不渝的爱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

    16、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2.“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

    17、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3.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 三、阅读阳光地带,完成习题。阳光地带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子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呆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18、。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我的眼前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的被子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1.第

    19、段画线的句子饱含了作者的感情。2.第两段都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中“温暖”和“清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分别是指。第二层意思分别是指。3.第段画线句连用5个“最”的作用是什么?4.文中多次出现的“阳光地带”有几层含义?有什么作用?四、阅读爸爸的礼物,完成习题。爸爸的礼物彭勃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识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

    20、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我有点儿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那你怎么办?”“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

    21、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多年以后,我(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 )为了欣赏,( )借此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

    22、珍贵的财富给了我。1.如果给短文另换一个题目,你觉得换什么合适?试着写在下面。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用“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4.“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这句话中的“那”具体指的是,父亲认为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原因是。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似乎让人觉得父亲有点儿冷漠,可后半部分却又说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父亲对“我”无言的爱。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6.短文中,父亲给予“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生活中,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1.【答案】双方分别

    23、时互相不舍 火车开动,离开父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概括文段的大意。我们根据第三段的第一句话“上了车,爸爸、妈妈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向他们挥手。”可知,双方分别时互相不舍。我们由第四段的第一句话:“火车开动了,他们也跟着火车移动着脚步。渐渐地,火车离开了站台,爸爸妈妈开始奔跑起来。爸爸一边跑一边用力地挥手,似乎想挽留这无情的火车,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流了下来。”可知,火车开动,离开父母。2.【答案】神态描写,爸爸对孩子深深的不舍之情【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我们由句子:爸爸凝望着我们,好像想笑,但嘴角一咧,又笑不出来,眼角却爬上了一丝忧郁的神情。这是对爸爸的神态描写,从“一丝忧郁

    24、的神情”表现爸爸对孩子的不舍之情。二、1.【答案】母亲临终写短信。母亲临终给孩子喂奶。【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通读全文,从文章一二自然段“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可以概括为母亲临终写短信。从文章第三自然段,从“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

    25、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可以概括为母亲临终给孩子喂奶。2.【答案】儿子,希望你能够看懂短信的时候,能够知道妈妈活着的时候有多么的爱你。【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可知,母亲之所以编写这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是想孩子得救之后,救援人员发现这个手机,看到这条短信,让孩子长大以后知道,妈妈是多么的爱你。3.【答案】因为有了母爱,母亲才会为子女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有妈妈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个感人的奇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

    26、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这句话表明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世上最崇高的爱,母爱能创造奇迹,母爱孕育着希望。4.【答案】母爱的力量真伟大啊!【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读全文,文章讲述了两件感人的事情,向我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学生可围绕母爱进行表达,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三、1.【答案】对母亲无私奉献的赞美【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结合全文的感情基调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感情。短文记述了母亲为了温暖“我”,将“我”的被子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而自己的则在阴凉处,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文章第段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回答时抓

    27、住“阳光最好的地带”的深层含义来回答。2.【答案】母亲对“我”的关爱 母亲为“我”阻挡风霜承受的艰辛 【解析】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及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第5段和第7段中将“温暖的被子”比作了“母亲的手心”,将“清凉的被子”比作了“母亲的手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温暖”和“清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表层含义,指被子的温度,第二层是深层含义,“温暖”的深层含义指母亲对“我”的关爱,“清凉”的深层含义指母亲为我遮挡风霜、承受艰辛。3.【答案】表示强调,也表示程度,表现了母爱的深沉,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凝聚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字词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我的眼前忽然呈

    28、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可以得出,反复出现的字词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连用五个“最”字突出强调了母亲对“我”的爱的伟大和无私。4.【答案】两层含义:阳光充足的地方;母爱的温暖。作用:“阳光地带”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的伟大、无私。【解析】本题考查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重点词句一般包括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文中“阳光地带”表层含义是指阳光充足的地方,深层含义指母爱的温暖。“阳光地带”在文中的作用:不仅是文章主题的象征,也是全文的线索。四、1.【答案】无言的

    29、父爱【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所讲述的主要事件,再给文章加上能够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的题目。通读全文可知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因此题目可改为无言的父爱。完全符合文章主旨。2.【答案】虽然 但是 不仅 还【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及与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关联词的填空要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之间的关系。从“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到“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可

    30、以看出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但是”;从“为了欣赏”到“借此回顾往昔”可以看出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3.【答案】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学生要通读全文,要注意父亲无言的爱有关的句子。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4.【答案】一辆玩具货车 父亲小时候自己亲手做的玩具货车

    31、,里面包含着父亲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指代意思的理解能力。学生要先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的位置,在联系上下文和词语的本义进行理解。这句话中的“那”具体指的是一辆玩具货车;从上下文中找相关语句结合起来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句子时,可以找出上下文中相关的句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父亲认为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是因为父亲小时候自己亲手做的玩具货车,里面包含着父亲童年最美好的记忆。5.【答案】不矛盾。因为父亲对“我”的爱不是用言语表达的,而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的。他虽然没说出来,但深深地爱着“我”,这种爱同样丰富、深刻,令人难忘。【解析】这道题主要

    3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作者通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可知父亲的性格就是务实,用实际行动去表达他对我的爱。所以不矛盾。他虽然没说出来,但深深地爱着“我”,这种爱同样丰富、深刻令人难忘。6.【答案】短文中,父亲给予作者的“最珍贵的财富”是父亲用无言的爱鼓励作者,帮助作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生活中,我的父母给予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教会我坚强和自信,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中心思想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来解答。短文主要写我十分喜欢玩具房子,可是父亲买不起,就亲手给我做了一个玩具房子,我特别喜欢,表达了对父亲无限的爱。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社会,要我学会了坚强和自信,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的道理。短文中,父亲给予作者的“最珍贵的财富”是父亲用无言的爱鼓励作者,帮助作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生活中,我的父母给予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教会我坚强和自信,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26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