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上册 语文试题 第二 单元 同步 练习 答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给下列画线词语标上正确的拼音。(6分)湖畔 _ 飕飕 _ 眷恋 _婀娜 _ 潺潺 _ 杭州 _二、根据给出的拼音,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6分)y _乐 _快 _树chu 乡_ _缎 _怅三、给下列形近字组词。(8分)葬( ) 呜( ) 弊( ) 鸣( ) 侨( ) 梳( )骄( ) 疏( )四、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猛烈 强烈 激烈1.经过一番( )的争论,大家都搞清了问题的严重性。2.在大雨来临之前,狂风( )地吹打着树木。3.广大人民( )要求严惩腐败分子。鼓励 鼓动 鼓舞 4.经他( ),不少人都加入了篮球队。5.经过老师
2、的教育和( ),他终于振作起精神。6.我们用唱歌来( )士气。五、完成下列句子。(8分)1.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_2.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用不管.不管.造句)_3.桂花纷纷落下来。(改为比喻句)_4.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无数的有气节的人物。(修改病句)_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9分)1.泊船瓜洲中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的句子是:_,_。2.秋思是_(朝代)_(诗人)所作,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3.风一更,_,_,故园无此声。4.悠悠天宇旷,_。5.明月有情应识我,_。七、口语交际(5分)古往今来表达思乡之情
3、的诗句数不胜数,请你选取一首诗歌来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人、事、景来表达感情的。_八、阅读理解。(22分)(一)课内阅读。(10分)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偶尔( ) 爱惜( ) 稀罕( )2.把
4、描写外祖父动作的句子画出来。(2分)_3.当我在画上留下了脏手印时,外祖父为什么顿时拉下脸来?(3分)_4.结合整篇文章来看,梅花在这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A.这是幅墨梅图是一幅古画,外祖父是分珍视 B.外祖父对我的爱 C.是祖国的象征(二)课外阅读。(12分)家乡的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
5、”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1轮)广西专版课件:第2章 第1节 识记文学常识.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