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经典常谈》(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 教案 练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名著阅读:经典常谈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 教案 练习 名著 阅读 经典 课件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同步 精品
- 资源描述:
-
1、清韵古风 经 典 常 谈 选 择 性 阅 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养成读经典的习惯。朱自清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人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相文化的基本面貌。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感受经典常谈带给我们的魅力。课 堂 导 读先生一
2、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一钵,却朴实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爽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典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常且可不费力地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吴小如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若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如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钱伯城名 家 评 论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经典”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
3、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叶圣陶此书为古籍之导言,浅明精要,宜于中学生阅读。名 家 评 论作 者 简 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柴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
4、代散文早期代表作。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作 品 简 介内 容 简 介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
5、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
6、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创 作 背 景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文第十三)艺 术 特 色什么是选择性阅读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而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想、关注点密不
7、可分。选择性阅读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根据书中吸引你的地方,进行取舍。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例如读经典常谈,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 第八第九读起。当然,在重点阅读自已感兴趣的部分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比如在读文第十三的过程中,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那就不妨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第八。选择性阅读根据目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如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或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个问题,或为正在开展
8、的研究打开思路、寻找资料,等等。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根据目的去选择书中你最需要的内容来阅读。比如学过 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第四;又如你正在与同学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第一。选择性阅读根据目录进行选择。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很多书新增了再版序言,序言中大都会简要介绍本书内容和阅读方法,交给你阅读本书的“钥匙”,你也不妨认真看看这些序言,从中获取阅读“捷径”。比如经典常谈,从目录就能知道,全书十三篇,每篇谈一种或类经典,这样就可以根据兴趣或目的加以选择。但有些书的目录没有提供足够
9、的信息,这就需要先大致浏览全书,了解其概貌,再选择感兴趣的或有需要的部分来精读。选择性阅读目 录 扫 读章 节 梳 理1.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章 节 梳 理2.周易第二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
10、逸易。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章 节 梳 理4.诗经第四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章 节 梳 理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
11、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章 节 梳 理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章 节 梳 理8.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
12、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章 节 梳 理9.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章 节 梳 理10.诸子第十春秋末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5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18.陈涉世家(共8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