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上学期三明一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2022 上学 三明 一中 语文 第一次 月考 试题答案
- 资源描述:
-
1、福建省2022年上学期三明一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一、文言文选择题1(2分)【参考答案】C2(2分)【参考答案】C3(2分)【参考答案】A【分析】名词活用为动词,“舍” 安排住宿、“衣” 穿;名词活用为状语,“北”向北,“剑”用剑;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善行;形容词意动用法,“耻”以为耻、“羞”以为羞;形容词使动用法,“膏”使滋润肥美、“愚”使愚昧。4(2分)【参考答案】D【分析】 A项中“乃”,就,副词;竟,副词。 B项中 “因”,趁着,介词;于是,连词。C项中“何”,为什么,代词;什么,代词。D项中“也”,表判断语气,助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5(2分)【参考答案】D【分析】此题9
2、个文言句子,选自必修三和必修四的7篇文言文,包含了5种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其中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句。6.(2分)【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A项,“精英”在这里指金玉珠宝等物。B项,“可怜”在这里的意思是“可爱”。D项,“谢”在这里的意思是“告诉、告诫”。7.(2分)【参考答案】D8.(2分)【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特殊文言句式的考查。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
3、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省略句。句式的判断可以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者也表判断,代词作宾语常前置,为、见可表被动,介宾结构常后置等。但最终的确定还是要通过翻译。A项,均为判断句,“也”表判断。B项,均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师不于弟子必贤/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C项,分别为省略句,正常语序为“今班行中无与(之)比者”;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童子知何,躬逢盛饯”。D项,均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手执一卷周易/蚓无利爪牙,强筋骨。9.(2分)【参考答案】C. 疏远10.(2分)【参考答案】B.只是,不过11.(2分)【参考答案】D.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表
4、承接12.(2分)【参考答案】B.【分析】A.状语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D.被动句13(2分)【参考答案】B.【分析】A项“庠序”出自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商(殷)代曰庠,周代曰序”表述错误,应为“商(殷)代曰序,周代曰庠”,故A项错误;B项“八州”出自必修三过秦论;C项“有司”出自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D项“乞骸骨”出自必修四苏武传。14.(2分)【参考答案】B【分析】“古时男子到了18岁、女子到了16岁时,要把头发扎结起来,表示已经成年”错误,应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15.(2分)【参考答案】C【解析】大理寺职责是审判、刑部是司法行政。16.(2分)【参考答案】B【解析
5、】“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理解错误。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的一部分。二、古诗文阅读 17.(3分)【参考答案】C 【解析】原文断句为:“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18.(3分)【参考答案】D 【解析】一位皇帝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19.(3分)【参考答案】C【解析】是因为高宗做太子时,唐临就侍奉他,做皇帝后,唐临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所以高宗又授予唐临重任。20.(8分)【参考答案】(1)(4分)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补充主语”“将”“余”“进”各
6、1分)(2)(4分)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高声喊冤,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录”“前”“断”“所入者”各1分)21.(3分)【参考答案】唐临待人宽容大度(1分):下人煮药出错,他暗中发现后,没有追究宣扬那个人的过失。(1分)借口天气阴沉昏暗,说自己不适合吃药,就让那人把药扔掉。(1分)【参考译文】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他的伯父唐令则,在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因谄媚,曲意迎合太子李勇获罪而被杀。唐临年轻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县令不允许。
7、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 个罪责。”县令因而请求他暂代县令,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临因此知名。两次提升后任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审查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处置的申诉冤案关押的三千多人。多次升迁后任黄门侍郎,再封给他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宅第,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了解了此事,让人把他叫来对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又一次,他曾
8、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他暗中了解了缘故,对那人说:“天气阴沉昏暗,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他的宽恕到了如此地步。唐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年,升为大理卿。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皇帝高兴地说:“我以前做太子时,你就侍奉我,我现在做皇帝,你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所以我又授予你如此重任。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过严就伤害人,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符合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高声喊冤,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皇帝奇怪地问这个情况,囚犯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3届高考语文备考课件:语段压缩2.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