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8: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8: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18 10 短文 WORD
- 资源描述:
-
1、短文三篇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味中国传统随笔1.教师导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些让我们或悲或喜、或怨或乐的事,尤其到了同学们爱思考,爱思想的年龄,这些事难免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或浅或深的思考,但不知大家会不会乐于“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呢?(出示投影:“意之所之,随即记录”随笔简介:在我国,最早给随笔下定义的是南宋人洪迈。他所谓的“意
2、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准确地概括出了随笔的主要特点。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卷首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囚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随笔这一充满智性、自由、质朴的文体承载与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当我们捧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会给我们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2.回味中国传统随笔:(1)教师出示湖心亭看雪,学生自由品读。(2)教师提出问题:张岱“随即记录”这篇短文“意”在哪里呢?他是如何表“意”的?这篇随笔(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白描手法,简练笔墨,勾勒了大雪后西湖美景。其意不在雪景,却在情致,
3、排遣孤闷,一洗俗气。张岱不矫情,不做作,不勉强,率性而为,纵情山水,以此表达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遗世独立的个性趋向。同样是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感悟,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这三位西方作家又是如何来诠释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三篇,读一读,谈一谈。(出示短文三篇)二、品读课文感悟西方随笔特点1.学生选出最有感悟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2.学生找出每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谈谈理解。教师明确:热爱生命“生之本质在于死。”“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