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新学习单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26 葫芦 秘密 节选 学习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外经典童话”,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主要讲王葆对奶奶经常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体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的想象。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变化带来花园景象的变化的故事,告诉人们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海的女儿主要写了在海的深处,海王和他的家人们住在海底的宫殿里,海公主们听了老祖母讲的故事,对人类的世界感到很好奇,尤其是小人鱼,她对人类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
2、字,会写26个字,会写20个词语。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巨人的花园2海的女儿1习作21.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2.能给习作配图并与同学分享故事。语文园地21.能联系课文回顾、交流童话的特点,在读童话时注意体会奇妙的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2.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3.能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某一季节。4.学习在书签上书写自己喜欢的格言,了解竖写的规则。5.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
3、”,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诵读感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 月 日执教: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板块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师: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
4、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第八单元学习“中外经典童话”,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1页,谁来说说学习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时,我们要注意哪两点?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师:非常好。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请大家先观看一段动画视频。(播放宝葫芦的秘密视频片段)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部动画片是由一个童话故事改编的。这个童话故事就是宝葫芦的秘密。(课件出示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的封面)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个故事的开端。(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师:你们读了课题后有什么疑问?生:宝葫芦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宝葫芦有什么秘密?师:围绕着宝葫芦,
5、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相信学完课文你们就能找到答案。现在谁来说说你对文章的作者张天翼的了解?(指生汇报,出示课前预学单第5题预设答案。)师:看来大家课前都认真地收集了资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同学们读完课文了,课前预学单第3题中的生字词你们也都会读了吧?(指名读)你读得很好,但要注意“矩”单字念第三声j,在词语“规矩”中念轻声ju。下面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你读得非常准。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我们要掌握的多音字,它是?生:冲。师:没错。多音字“冲”表示“用开水等
6、浇,水流撞击”“向上钻”“快速向前闯”“互相抵消”“通行的大道”时,读chn,如冲茶、冲入云霄、冲锋、冲击、冲动;表示“对着,向”“猛烈”“凭,根据”时,读chn,如冲着、冲压、冲劲儿。请大家再一起读一遍这些词语。(生齐读)师:大家看课前预学单第4题,说说经过预习你们觉得本课哪些会写字比较难写。生:我认为“乖、瘦”比较难写。师:本课会写字比较多,有15个。其中,“乖、瘦”的笔顺容易写错。我们先一起来观察“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可以看到它撇平横长,竖为悬针竖,“北”字拆分左右,相互对称。书写时注意先中间后两边。(师范写)师:“瘦”这个字笔画较多,也比较难写,书写时要注意里面的“叟”上半部分的竖要
7、稍出头。同学们请先看一看“瘦”的书写视频,再看老师写一写,注意这一竖要出头。(播放视频,师范写。)师:你们还有觉得难写的字吗?生:我觉得“葵”和“拽”也很容易写错。“葵”的中间部分“癶”很容易和“祭”的上半部分弄混淆,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拽”有的同学会多加一个点,我也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师:你很细心,相信你的提醒对大家会很有用。请大家在订正处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难写的字吧!(生练写)师:扫清了生字障碍,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默读,师指名回答。)生:课文写的是宝葫芦的故事。生:课文写的是奶奶总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师:同学们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
8、不够全面,我们可以运用“抓主去次”的方法简要概述。怎样抓主去次呢?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请你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生:主人公是王葆。师:王葆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着了迷?生: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师:结果怎样?生:结果王葆入迷了,他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师:你们看,课文的主要内容出来了,就是王葆对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他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师板书:王葆宝葫芦奶奶)师:弄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来梳理课文的脉络。请同学们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活动一:提取信息,梳理脉络。默读课文,围绕“我是谁?我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我想要宝葫芦干什么?”这三个问题展开思考,完成
9、下面的思维导图。(生完成活动一,师指名回答并相机指导。)师:我们围绕三个问题就弄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在故事的开头,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王葆是谁,然后讲述了王葆为什么要宝葫芦,是因为他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讲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的故事,最后讲述了王葆要宝葫芦干什么,帮他做算术题,种向日葵,做一切他想要宝葫芦做的事情。板块三研读句子,赏析形象师: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看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默读课文第11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生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师:做完了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如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生交流、讨论,师指
10、名回答。)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师: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读的时候,语气要肯定,还要有那么一点儿调皮。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你读得非常好。通过他的朗读,你们觉得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师: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王葆非常天真、活泼。(师板书:天真、活泼)师:我们运用“找读读中理解”的方法交流了自己的体会,非常好。大家可以按这样的方法继续说一说。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王葆爱听故事。(师板书:爱听故事)师:你很会学习,说得非常正确。还有谁来补充?生:我找到的是课文第611自然段中王葆和奶奶的对话,我想请同
11、学和我配合读。师:谁愿意读?(指名生,合作读。)师:你们配合得真默契,读得特别有感染力,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王葆和奶奶就在眼前的画面。从这段对话里,我知道了奶奶很会讲故事。(师板书:会讲故事)那你们看出王葆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了吗?生:他有点儿淘气、顽皮,还爱撒娇。(师板书:淘气、顽皮)师:这段对话非常有意思,现在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王葆与奶奶的对话吧。(生分角色朗读)师:听了大家的朗读,王葆好像就站在了我面前。假如你就是王葆,你会怎样向大家作自我介绍呢?请同学们完成第1课时的课末固学单。(生完成课末固学单)师:谁来说一说?生:大家好,我叫王葆,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是一个天真、活泼、有点儿淘气的
12、孩子,特别喜欢听奶奶讲故事。我经常跟奶奶撒娇,要她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师:介绍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围绕三个问题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知道了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淘气的少先队员,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他身上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非常可爱。关于宝葫芦还有哪些秘密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篇课文时,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视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2.抓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这篇文章是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部分,所以,弄清楚几个问题很关键:“我”是谁?“我”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我”想要宝葫芦干什么?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