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课 伶官传序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课 伶官传序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 资源描述:
-
1、第2课 伶官传序单元(章节)课题第5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三维目标1、 朗读全文,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结合语境,说出“与、归、易、告、虽”等词在本课中的含义。3、学习本文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4、通过交流,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本节课题伶官传序 欧阳修本节课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
2、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进行论证的写法。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本节课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进行论证的写法。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 新新学案 PPT教 学 过 程环节任务目标实施方法备注检查课前预习完成新新学案预习新知第2、3步教师随机抽查学生展示,由其他同学纠错,教师点评并补充。导入新课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进行论证的写法。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自主学习1、齐读课文2、学生疏通文意
3、读课文后,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巡视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翻译课文1 学生试译第三、四段:2 提名翻译重点句子。梳理文言知识。3 点名学生评价,教师根据情况点拨、补充。古今异义:至于、从事、人事、所以、恨一词多义:(1)盛 (2)困(3)微 (4)其(5)之 (6)知 (7) 以 (8)乃探究与展示赏析课文1、理清课文思路2、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如何评价。2、分析本文论证的方法。教师ppt展示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抽人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补充,完善。1、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强调“人事”是导致失败的原因。第四指出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以此警示后人。布置作业完成新新学案精学精练部分。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74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