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精品教案 1.1《沁园春 长沙》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沁园春 长沙
- 资源描述:
-
1、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2.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时间: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2、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注释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漫江:满江 舸(g):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侣:同学。峥嵘岁月稠:峥嵘,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挥斥方遒(qi):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写出
4、激浊扬清的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写作背景: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
5、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解题:“长沙与毛泽东的渊源”1911年,十八岁的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他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校任教。“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他
6、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江(mn)苍茫(cng) 百舸(k)飞翔(xin)B.方遒(qi)遏制() 记否(fu)橘子(j)C.百侣(l)百舸()风华(hu)携
7、手(xi)D.寥廓(lio)峥嵘(zhng rng)中流(zhng)沁园春(q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大船)寥廓(宇宙的广大)意气(志气,气概)B.谁主沉浮(主宰)挥斥(斥责)方遒(遒劲有力)漫江(到处都是)C.寒秋(深秋)霜天(深秋季节降霜)峥嵘(不平凡,不寻常)D.岁月稠(多)激扬(激浊扬清)浪遏(阻止)解析:B项,挥斥是奔放的意思。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全、都)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广阔的天空)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失意、不如意)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意志、气概)课外拾遗:词(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
8、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它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会,故名)曲调的歌辞,所以当初称为曲子词。在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所以又叫填词,又叫依声(开始并无固定格式)。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后来一般词人大都按照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来填写,这样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按照前人作品来填,总得有个格式,这规定固定格式的就是词牌。(2)词调与词题词调描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如本词的词牌是沁园春,其他
9、常见的如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像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因此从北宋起,就有人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表明题意。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乍看“水调歌头”不知何意,不像我们写作文时要写春天,题目就是春,于是苏东坡在词牌下有一个小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词人的弟弟,看了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词人写的是什么了。所以词牌与词题是不同的。词题起一个补充作用。词牌格式:望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高考)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8章 第8讲 第3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