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后集训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后集训 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 2024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工匠 精神 雕琢 时代 品质 课后 集训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5【基础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哲人有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的确,“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_的硬道理。不可否认,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其实,把付出转化为养分需要一定的过程,恰恰需要_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只不过,很多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畏葸不前,“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也有一些人畏惧困难,_,只喜欢简单重复,一味“复制粘贴”,难成大器。王安石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
2、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事实上,成功大多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拥有砥砺攻坚克难的毅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力,多倾注些耐心,多下点笨功夫,胜利的曙光就不会遥远。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示例)颠扑不破持之以恒(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拈轻怕重(或:避重就轻)2选文多处使用引号,请指出引号的两种用法,并举例说明。【答案】引用。例如:第1段首句引用哲人的话,第2段引用王安石的话。特殊含义。例如:“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复制粘贴”;“最厚的地方”;“困难外表”;“危险外衣”。强调。例如:“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
3、(答出2点即可)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运用了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用“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赋予“成功”以人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成功所具有的困难多、危险大的特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孩子将玩具丢得到处都是,家长不用反复念叨,但要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_。也许孩子收拾起来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才不会袖手旁观。要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是在告诉孩子,我们作为家庭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_。在社会生活中,孩子要明白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需排队等待,要学
4、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看似简单的社交礼仪,却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学习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_,他才能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0个字。【答案】(示例)不玩了需要归位(或:不玩了要放回原处)不能只是一味享受只有孩子既独立又担当时(意思接近即可)5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3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答案】第1段:要培养孩子的主人公意识。第2段: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第3段: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意思接近即可)6近日,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定为“工
5、匠日”,下面是“杭州工匠日”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答案】构图要素:整体构图是印章篆刻“工匠日”字,下方有日期“926”及“工匠日”的文字说明。寓意:体现了工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力争极致的品质精神。【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材料一: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制造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艺,这使得前人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因而手工艺劳动在起源意义上就是创造人类的劳动。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荀子说:“人积耨
6、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使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
7、下发扬光大。(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1月18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二: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62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