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北京四中2022年下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试卷 北京 2022 年下 期高二 语文 月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北京四中2022年下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分值:150分 时量:150分钟第一卷(42分)一、单选题(16题,每题3分,共18分) 1、加点字音、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A、暴霜露(p)音缪(mi) 系燕父子(x) 洎(j) B、铿然有声(kng)庐冢(zhng) 硿硿(kng)罅(xi) C、莫夜月明(m) 思厥先祖父(ju) 窈然(yo) 咎(ji) D、盛以锦囊(chng)彭蠡(l) 三矢(sh) 雠(ch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姐妹俩十几年来相依为命,吃饭时两人举案齐眉,感情非常好。 B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C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
2、的是其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D这部拿了国际大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说是凤毛麟角。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强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杀人如不能举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不
3、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将入港口, 有大石当中流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B、 C、D、 6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安在 教以慎于接物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急于星火重为乡党所笑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BCD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遇到微霜,就会受害。所以成都、福州都是它生长的北限
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赵佶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只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诵。但“日啖三百颗”
5、,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改变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 7、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性喜温暖,只能在我国的四川、福建两省生长。 B、荔枝北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可能成为现实。 C、宋、明时期,都进行过荔枝的移植,并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D、汉武帝时期曾尝试在长安种植荔枝树,由于养护之人的技术不过关,没有成功。 8、与“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能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性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
6、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9、文段引用苏轼的诗的主要目的是 A、表达苏轼对水果丰富、荔枝鲜美的岭南的留恋。 B、说明荔枝是特别鲜美的水果,吃了以后连官场失意的苦恼都置之度外。 C、借苏轼的诗来反衬目前的荔枝生产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进一步说明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D、借苏轼的诗指出罗浮山下、岭南地区从古以来就是盛产荔枝的地方,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三、文言阅读(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
7、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击,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
8、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9、,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节选自史记)10、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君弟:您只管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胜:第二次取胜C齐威王欲将孙膑将:率领D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B赵急,请救于齐受任于败军之际C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2、对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指代前文中的“(田)忌”B据其街路指代前文中的“大梁”C孙
10、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指代前文中的“庞涓”D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指代前文中的“斫大树白”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阴隘,可伏兵。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ABC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暗地里见到并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像对待客人一样的款待。B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对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
11、中等马对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对比,结果一负一平一胜,赢了齐王千金。C本文记叙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役”的故事,充分表现出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其中“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更是由于他通过仔细研究,充分掌握了敌我情况而取得的。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第二卷 非选择题(108分)四、(24分 )15、将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4 分)译文:_ (2)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5 分)译文:_ 16、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