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习题:专题七 “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题”配套检测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习题:专题七 “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题”配套检测 重点高中、普
- 资源描述:
-
1、“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题”配套检测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罗海东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技巧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在中国艺术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
2、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汉代,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1 700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北方少数民族直接
3、确立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元代,朝廷为笼络士人,礼聘宋朝宗室赵孟頫并推赏其书法,赵氏倡导的复古书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道。同时,以鲜于枢、康里巎巎、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群体,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书法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许多皇帝偏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崇尚董其昌和赵孟頫这两位继承型的帖学大家,令清代前期书坛延续了书法正脉。清代中后期,由于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促成了碑学中兴的局面。因此,中国书法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中华文化整合中的
4、标志作用。中华文化整合的核心内容,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混融,其关键点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秦(代表黄河文化)灭楚(代表长江文化),在文化艺术上则以汉字(书法)之“书同文”为标志。其次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文献功能。书法遗迹即文字遗存,不仅可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甚至在相关文献损毁阙如时成为研究某段历史某些问题仅有的线索,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例如被誉为“篆中之草”的散氏盘铭文,本为一篇地契,却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国纠纷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珍贵文献。再次对中国社会的维系调和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和简静、含蓄深沉为主要审美取向,具有人文化育功能,关乎科举应试需要并与儒、释、道兼通的中国书法,为统
5、治者治人尤其是治士贡献独特。不仅所有读书人都要学书法、用书法,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入世不利的文化精英如苏轼、徐渭等,往往也以书法释怀寄情、寻求精神的超逸。(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书法兼实用与审美于一体,融合了写意抒怀、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中国艺术观,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B“北碑”即北朝刻石的通称,清朝中后期,人们追捧“北碑”,进而促进了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C中国早期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都融入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对中国书法影响深远。D元代帖学大家赵孟頫开一代书法古风,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北方少数民族
6、书法家也身体力行,共同促进了书法的繁荣。解析:选DA项,张冠李戴,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不属于中国艺术观;B项,因果颠倒,原文是后者促进了前者;C项,扩大范畴,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是先秦楚系书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中国文人与中国艺术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国书法的显著特点,点明本文的核心议题: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B文章以大段文字论述了中国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包括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领导阶层对中国书法的重要影响。C文章以散氏盘铭文为例,论证了中国书法遗迹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文献功能,尤其是在相关的文献缺损难寻或遭到毁坏的时候。D文章一方面写中国
7、书法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写中国少数民族广泛参与创造了中国书法,突出了“民族学视野”论题。解析:选AA项,“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不是本文的核心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中国书法始终是以作为通用文字的汉字为载体,所以其民族跨度极大,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民族精神。B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中国书法不仅在文化整合中具有标志性作用,而且维系调和着中国社会,具有人文化育功能。C如果董其昌和赵孟頫不临摹古法,不注重传承,他们就不会成为声名显赫的帖学名家,也不会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推崇。D中国书法不仅追求中和简静、含蓄深沉的审美境界,而
8、且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华,为统治者招贤纳士做出贡献。解析:选DD项,“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华”,与文意不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
9、,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13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Ⅰ任务3考点突破第2讲观点与态度论述最重要--观点正误推断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