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秋天_苏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2838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2.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秋天 苏教版
    资源描述:

    1、4.秋天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材分析】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

    2、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这是第七册的第四篇课文,也是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

    3、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本文是一首语言活泼、富有趣味、意境优美的现代诗,为了抒发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诗中充分运用了拟人手法,抓住秋天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着力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图、丰收图,读来令人舒畅愉悦,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色彩斑斓、明丽镌永的秋天。本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总写了秋天的特点,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详细的描绘了秋天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第三部分(第

    4、七自然段)写作者在明丽的秋阳下捡了一片秋叶珍藏,充满了对秋天的留恋之情。【学情分析】尽管学生都有秋天的经验,但学生的观察往往是零碎的、无意的,对秋天的景物未必有很深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几组色彩缤纷、硕果累累的秋景数码照片,课前让学生欣赏,为激发学生情感,更好理解诗句作铺垫。同时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秋景的诗歌进行比较欣赏、朗诵积累。【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这一课教学可以抓住“美”这个词语展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思考秋天美在哪里,读懂诗歌。二是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点,品味秋景的美丽,感受丰收的喜悦。2.锻炼学生收集、整理

    5、、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学重点】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初步领略诗歌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师生可以一起来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激情导入、整体感悟,理清脉络、语言对比,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积淀情感、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深入理解课文意蕴、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6、【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1.同学们,秋天到了,你有什么感受?2.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秋天?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果实累累 秋雨绵绵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菊傲霜3.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4.展示课前做好的图片。 1.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问题。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动情的描述配上美丽的秋景图,必将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氛围中。再引导学生在图画中、从身边景物、人物、事物的变化中找秋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秋天的特

    7、点,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具体要求: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出示词语: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4.思考:哪些诗句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哪些诗句介绍了秋天丰收的景象?5.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几遍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介绍

    8、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1.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提出疑惑的地方。3.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三、语言对比,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

    9、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4.学习第一小节:指名朗读第一小节。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可以自己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1.根据老

    10、师提示回答问题。2.朗读课文,指名作答。3.品味优美句子,课后与同学进行交流。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3.抄写词语。五、板书设计。秋天美景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六、课后反思。这是一篇优美的诗歌,读起来很上口,所以我在教学本文时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悟诗歌优美的旋律和美丽的景色。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是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有效方式。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踊跃参加,在朗诵中也慢慢自悟了诗歌所体现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秋天_苏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83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阶段强化专训(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阶段强化专训(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综合测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综合测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复习(1)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复习(1)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4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2).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4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2).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自我检测题(B卷)(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自我检测题(B卷)(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二)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二)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综合检测题(一)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综合检测题(一) 华东师大版.doc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3 一次函数第4课时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3 一次函数第4课时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