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设计.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40189
  • 上传时间:2025-11-2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9.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长方体的体积
    资源描述: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设计课题长方体的体积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探究新知,掌握新知,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1.自主探究,推导公式。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探究,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实验推导公式这一环节,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再通过比较利用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摆放的小正方体数量是否一致,验证长方体体

    2、积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公式解决问题。2.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节课利用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若干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教学过程第1课时长方体的体积(1)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1.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2.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

    3、计算一个较大物体的体积,还能用切割成小正方体的方法去比较吗?3.交代新知,引入新课。1.结合已学的与体积相关的知识,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方法:先把这两个长方体切割成若干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进行比较。2.明确计算大的长方体的体积不能采用切割的方法,应采用更好的方法。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体积或容积单位。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一瓶墨水有60()。二、实验操作,探索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三组长方体,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长、宽、高有关。(1)第一组:长、宽相等,高不相等。(2)第二组:长、高相等,宽不相等。(3)第三组:宽、高相等,长不

    4、相等。(4)小结: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观察对比,总结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2.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1)引导学生拼摆长方体。(2)指导记录相关数据,完成教材41页的表格。(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在填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3.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1)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2)引导学生自主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3)指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师补充:Vaaaa3,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表示3个a相乘。1.(1)观察第一组长方体,讨论得出:长方体的长、宽相等,高越大,体积越大。(2)观察第二组长方体,讨

    5、论得出:长方体的长、高相等,宽越大,体积越大。(3)观察第三组长方体,讨论得出:长方体的宽、高相等,长越大,体积越大。(4)对比三次比较结果,初步得出结论,进行汇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2.(1)小组合作探究,拿出若干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体。(2)填写表格。(3)讨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长方体体积的关系。长方体的体积与摆放的小正方体的数量一致。小正方体的数量正好是长、宽、高的乘积。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4)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3.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1)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

    6、式。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知,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独立完成,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a3。2.用若干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如下的图形,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1)()厘米3(2)()厘米33.计算下面各立体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1)(2)4.数学活动。活动要求:用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出体积是24厘米3的长方体,比一比哪组的摆法最多。5.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三、巩固练习。(10分钟)1.教材42页1题。2.教材43页7、8题。1

    7、.小组内交流,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2.理解题意,交流解题方法后独立计算,全班订正。6.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四、课堂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回顾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所学知识。C教师批注第2课时长方体的体积(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及字母公式。2.交代新知: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个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Vabh;正方体

    8、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3。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计算下面各立体图形的体积。(单位:米)(1)(2)二、实验操作,探索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42页“试一试”第1题,引导学生计算出体积。2.引导学生观察阴影部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3.组织学生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积的求法。4.引导学生类推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达式。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2.观察后明确: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3.通过交流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4.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9、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2.求出下面各立体图形的底面积。(单位:厘米)3.填空。(1)一个长方体,长6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分米2,它的体积是()分米3。(2)一个棱长为9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米2,它的体积是()米3。三、巩固练习。(10分钟)1.计算: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5分米2,高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完成教材43页4题。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小组内交流,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推出高体积底面积。4.一块长方体石料,底面积是36分米2,高是3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每立方分米石料约重

    10、8.5千克,这块石料约重多少千克?四、课堂总结。(5分钟)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

    11、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回顾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18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2.1平方差公式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2.1平方差公式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a卷】.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a卷】.docx
  •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6.2 整数指数幂的推广与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小数的科学计数法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6.2 整数指数幂的推广与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小数的科学计数法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ab卷.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ab卷.docx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6.1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6.1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答案.docx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5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5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3单项式的乘法导学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3单项式的乘法导学案.doc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doc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测试数学(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测试数学(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4.1列程组解应用题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4.1列程组解应用题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阶段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阶段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3三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无答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3三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2.1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2.1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doc
  • 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导学案.doc新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导学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doc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doc
  •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阶段测试数学(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阶段测试数学(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doc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