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 课件21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 课件21张 2023 高考 语文 古诗 鉴赏 阅读 基本 方法 课件 21
- 资源描述:
-
1、古诗鉴赏: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1.了解古诗的体裁常识;2.掌握古诗的阅读方法。教学要点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一、真题引领(1)读标题,探内容:(2)读正文,明主旨:首联:两个_句,直接亲切地询问好友,问候好友的身体及生活状况,以此表达_。颔联:作者听说湓江似衣带,庐山风景秀丽,是希望_。颈联:“题诗岁晏”,然“离鸿”已“断”,远在
2、江州的白居易如同离群的鸿雁,岁末不得还家,只能和亲友题诗相赠。又如同_遥望长安的宫阙。尾联:“_”一词直接表达对朋友的劝勉虽然你现在处境不好,但是你也不要消极地沉迷在佛道之中,平步青云依旧是你的人生方向,你的前途仍然会一片光明。答案:(1)这是一首赠友诗,鼓励朋友在仕途失意时不要消沉,相信朋友有朝一日仍然会平步青云。(2)疑问 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朋友能在游览名山时舒展胸怀 孤独的病鹤 莫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
3、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答案:B解析:B项,第三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湓水比作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也没有体现“天涯若比邻”的意思。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题思路:首先要解释第二句的含义,体会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运用高僧的典故,间接表达劝告之意。其次要注意前后诗句的关系。尾联中“莫谩”两句直接表达劝告之意。形成答案:第二句的意思是:高僧惠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吗?此处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与劝告,含蓄
4、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同时与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相呼应,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千万不要消沉,他日依然可以青云直上,前途无量。诗歌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从形式角度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中国古代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兼有部分叙事诗。中国古代诗歌从发展源流角度又可分为诗、词、曲三种。二、体裁常识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读标题有什么作用?1表明题材、体裁如2021年新高考卷寄江州白司马,题材赠友诗,体裁诗;2021年浙江卷意难忘山家,题材田园词,体裁词。2暗示表达技巧
5、如蝉咏柳石灰吟及2021年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等咏物诗(词)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三、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标题切入3奠定感情基调如陆游的书愤、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绅的悯农、白居易的长恨歌等。4揭示作品线索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游”字揭示作者行文以游踪为线索。5告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2021年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明确了人物南丰先生(即曾巩),事件南丰先生离开隐居之地出仕。再如2020年浙江卷秋江送别,时间秋,地点江边,事件送别。6交代写作目的或缘由如2021年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表明此诗是为南丰先生出山而作;再如2020年全国卷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表明好友抱病在
6、家、闭门谢客,却写信给自己,此诗是诗人为答谢好友而作,是一首唱和诗。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把握古诗常见结构结构即思路,把握古诗的结构,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知晓大意。律诗常见结构四分法:起承转合二分法: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两联为第二层三分法:首联为第一层,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尾联为第三层绝句结构一般结构:起承转合前两句铺陈,后两句议论或抒情前三句铺陈,第四句揭示中心词的结构词在结构上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为三叠,分四片的为四叠(二)细读正文对于近体诗来说,有一类结构特点要予以关注:起承转合。“起”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