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课件:1.2诗两首《再别康桥》6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课件 1.2 诗两首 64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再 别 康 桥徐志摩古诗词中的离别名句,注意他们的离别对象例 1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例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
2、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李端卢纶)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里,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是如何诠释离愁别绪的呢?今 天 我 们共同欣赏他的再别康桥,领 略一下诗的艺术魅力。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等。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
3、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写作背景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从诗歌意象入手鉴赏诗歌【讨论】一、从诗歌意象入手鉴赏诗歌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从诗歌意象入手鉴赏诗歌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绘出如诗
4、如画、如梦如幻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清新感,以此来表现康桥秀美风光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总结】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二、从诗歌的情感入手鉴赏诗歌【讨论】1“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 市”连用。用在这里恰当吗?“甘心”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3、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呢?4、全诗感情线索如何?1、“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用在这里恰当吗?“甘心 ”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在这诗情画意中,
5、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2、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3、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呢?(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全诗感情线索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7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2版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单元质量评估(四)(语文版必修5).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