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四) 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共34张PPT)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四 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共34张PPT 2016 2017 学年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单元 辛弃疾词两首 课件 34 PPT
- 资源描述:
-
1、敢于说话,敢于表露爱意,或者是对男生进行言语上的大胆挑剔。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go)衣綦(q)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yn d),有女如荼(t)。虽则如荼,匪我思且(c)。缟衣茹藘(l),聊可与娱。诗经.郑风美女多如天上彩云;虽然多如天上的云,可并不是我思念的人;唯有素衣暗绿色头巾,还能欢乐我的心;漫步走出外城的门;美女多如山上的白茅,虽然多如山上的白茅;可并不是我思念的人,唯有那素衣红佩巾;还能娱乐我的心。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次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2、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不食人间烟火,含苞待放辛弃疾,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稼轩长短句。壮志难酬少有宏愿一生求索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
3、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壮志难酬辛弃疾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怀才不遇慷慨悲壮乐观旷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此词作于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
4、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1、上阕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气象阔大中原旧疆,收复无日之愁之苦之大。比喻南宋国势衰颓,亦表达愁苦心情。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2、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
5、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拍遍”栏杆是表示胸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现了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烘托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3、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请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看、拍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 乐于归隐许汜 谋取私利刘备 雄才大略桓温 叹时光流逝刘备、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6、)()()赞赏刘备的报国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借张翰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有一石三鸟的效果。刘郎在此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借桓温表达了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yu)酒。这一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
7、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志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错位,他一生三仕三已,从29岁到42岁十三年间,换了十四任官职,42岁被弹劾罢职,52岁被启用为福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561.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