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语文高一 2020-2021学年第七单元第16课16-2登泰山记 教案 WORD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部编语文高一 2020-2021学年第七单元第16课16-2登泰山记 教案 WORD版 新教材 语文 2020 2021 学年 第七 单元 16 泰山 WORD
- 资源描述:
-
1、登泰山记一.教学目的: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2.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三.教学难点:1.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从而能够知识迁移。四.授课安排:授课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太阳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征。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笔下,太阳却是那样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虽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壮丽。诗人金哲在通往太阳的路中写到“
2、大海、日出 碧波上漾出一条彩绸路”。奇特的想象、缤纷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浑壮丽景象。泰山观日出是泰山顶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二.作者简介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
3、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三.解题: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 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
4、博市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
5、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四.熟悉课文:听朗读录音五.讲解字、词、句(一)古今异义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5.稍见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古义:逐渐,渐渐;今义:稍微,略微)6.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二)通假: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
6、候)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三)词类活用: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象门槛一样)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5.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耀)(四)一词多义:当: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僻不当道者(同上)余: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余始循以入(同上)余所不至也(同上)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在的时候)2.
7、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限: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3.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阻隔)4.皆不可限以时月(限制)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限度)道: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政策,方法)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6.万户侯岂足道哉(说)有: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道
8、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2.及既上(等到,介词)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3.是日(天,日子,名词)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居住)3.居十日(过)4.居庙堂之高(处在)5.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坐)6.其居仅仅足(住所)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630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