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教案 2.4.2《雨霖铃》(人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霖铃 2012高一语文教案 2.4.2雨霖铃人教版必修4 2012 语文教案 2.4 人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2.4.2 雨霖铃 精品教案 (人教版必修4)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二)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三)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教学方法:(1) 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整合(2) 美读法(3) 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与设备多媒体电脑平台(配
2、备宽带上网)、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教学过程设计一、 深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我们学习了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了豪放派豪迈的词风,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词风婉约派。而其中的代表词人是柳永。大家在课文注释上看到,这是一首离别词。生离死别都是人间最伤心的事情,人们最不愿遇到的事情。下面,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读,感悟词人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点击网页“配乐朗诵”)二、 整体把握,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1、点击网页“配乐朗读”,让学生沉浸在离愁别绪的伤感氛围里。2、学生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板书:感情:无奈、伤痛、眷恋三、 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1、
3、教师设问:有同学曾经问我:琵琶行里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说明:针对该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点击网页介绍有关柳永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柳永的背景及与歌伎情深意切的关系,懂得借助背景,“知人论世”,鉴赏诗歌。2、 点击网页“关于柳永”,教师同时简要点拨:教师: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
4、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他的很多佳作,很多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这首词就是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歌伎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四、点击网页“配乐朗读”,学生朗读一遍,加深对作品的整体认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作简要评价,并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五、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
5、奈和伤感。大家讨论几分钟,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同时,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2、学生分小组讨论。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上阕: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4、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三海教育】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句子 反问句 课件 部编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