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家国天下单元概述素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高中语文 第六 单元 天下 概述 素材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单元概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史记和尚书都叙述了原始社会尧、舜、禹“禅让”王位的史事。这说明了当时的王位并不是父子相传的世袭制,而是“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礼记的“礼运”篇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在以“天下为公”和“禅让”王位制为特点的“大同”之世,国家、财产和土地是公有的。作为国家的统治者的国王也没有什么特权和待遇。“昔者先
2、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礼记)可见,原始社会的先王们和当时的人民一样,同样过着艰苦的生活。由于其平等、自由、和睦的特点,因而被许多史学家称赞为理想的“大同之世”。禹是五帝之末,他并没有废除选贤与能的“禅让制”,没有将天下授予自己的儿子启。据史记的夏本纪所载,禹死时以“天下授益”。但禹的儿子启却仗着禹的威信和自己的势力,在禹死后三年,用武力夺取了帝位。开创了王位由父子世代相传的“世袭制”。从此,“天下”成为一人之天下,一家之天下。“天下为公”的社会,必然实行“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而“天下为家”的专制社会,必然实
3、行父子相传的世袭制。世袭制就是把天下家国视为一人一家之私有,但“私”必生乱。古人云“公私之交,存亡之本”,“政出私堂,其国必危”,“君狎臣嘻,各爱其私,其邦必亡”。纵观历史,私之害可见于历朝历代,秦有赵高之私,则有秦亡;晋有八王之私,则有晋亡;明有宦官之私,则有明亡。直到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才以最清醒的头脑、最响亮的口号提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于是,废除世袭制、主张天下为公,成了最为醒目和最有感召力的旗帜。孙中山先生就是以“天下为公”这一深得民心的口号,动员人民起来反对专制的封建制度的,成立了中华民国。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原始社会所奉行的“天下为公”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738.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