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20套)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等腰三角形.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120套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等腰三角形 全国 120 2013 年中 数学试卷 分类 汇编
- 资源描述:
-
1、等腰三角形 1、(2013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2 B 15 C 12 或 15 D 18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 3 和 6 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 3 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 6,3、6、6 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15;当 3 为腰时,其它两边为 3 和 6,3+3=6=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 15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
2、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2、(2013 年临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1,A2在 x 轴上,点 B1,B2在 y 轴上,其坐标分别为 A1(1,0),A2(2,0),B1(0,1),B2(0,2),分别以 A1A2B1B2其中的任意两点与点O为顶点作三角形,所作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A)3 4.(B)1 3.(C)23.(D)1 2.答案:D 解析:以 A1A2B1B2其中的任意两点与点O为顶点作三角形,能作 4 个,其中 A1B1O,A2B2O 为等腰三角形,共 2 个,故概率为:1 2 3、(2013 年武汉)如图,ABC 中,ABAC,A3
3、6,BD 是 AC边上的高,则DBC 的度数是()A18 B24 C30 D36 第6题图DCBA答案:A 解析:因为 ABAC,所以,CABC 12(18036)72,又 BD 为高,所以,DBC907218 4、(2013 四川南充,3,3 分)如图,ABC 中,AB=AC,B=70,则A 的度数是()A.70 B.55 C.50 D.40 答案:D 解析:因为 AB=AC,所以CB=70,A=180707040 5、(2013宁波)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AB=,BC=4,连结 BD,BAD 的平分线交 BD 于点 E,且 AECD,则 AD 的长为()考点:梯形;等腰三角形
4、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延长 AE 交 BC 于 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F=DA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AF=AFB,然后求出BAF=AFB,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 AB=BF,然后求出 FC,根据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四边形 AFCD 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解答 解答:解:延长 AE 交 BC 于 F,AE 是BAD 的平分线,BAF=DAF,AECD,DAF=AFB,BAF=AFB,AB=BF,AB=,BC=4,CF=4=,ADBC,AECD,四边形 AFCD 是平行四边形,AD=CF=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的问题,关键在于准确作出辅助线 6、(2013攀枝花)如图,在ABC 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 A 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 CCAB,则BAB=()A 30 B 35 C 40 D 50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 AC=AC,BAC=BA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CC=CAB,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CAC,再求出BAB=CAC,从而得解 解答:解:ABC 绕点 A 旋转到ABC的位置,AC=AC,BAC=BAC,CCAB,CAB=75,ACC=CAB=75,CAC=1802ACC=180275=30,
6、BAB=BACBAC,CAC=BACBAC,BAB=CAC=30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7、(2013广安)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 6,另一边长为 13,则它的周长为()A 25 B 25 或 32 C 32 D 19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3718684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 6 和 13 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 6 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 13,6、13、13 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32;当 6 为腰时,其
7、它两边为 6 和 13,6+61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 32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8、(2013 泰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4,BAD 的平分线与 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 DC 交于点 F,且点 F 为边 DC 的中点,DGAE,垂足为 G,若 DG=1,则 AE 的边长为()A2 B4 C4 D8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8、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 AE 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 ABCD 为平行四边形,得到 AD 与 BE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 AD=DF,由 F 为 DC中点,AB=CD,求出 AD 与 DF 的长,得出三角形 ADF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 G 为AF 中点,在直角三角形 ADG 中,由 AD 与 DG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G 的长,进而求出 AF的长,再由三角形 ADF 与三角形 ECF 全等,得出 AF=EF,即可求出 AE 的长 解答:解:AE 为ADB 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
9、FA,AD=FD,又 F 为 DC 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 RtAD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 AF=2AG=2,在ADF 和ECF 中,ADFECF(AAS),AF=EF,则 AE=2AF=4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9、(2013莱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1,),M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M 的个数为()A 4 B 5 C 6 D 8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坐
10、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作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满足条件的点 M 的个数为 6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更形象直观 10、(2013 德州)如图,ABCD,点 E 在 BC 上,且 CD=CE,D=74,则B 的度数为()A 68 B 32 C 22 D 16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C 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即可 解答:解:CD=CE,D=DEC,D=74,C=180742=32,ABCD,B=C=32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
11、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2013徐州)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8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 80 B 50 C 40 D 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80,它的底角度数为(18080)=50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 12、(2013张家界)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 矩形 B 正方形 C 菱形 D 直角梯形 考点:中点四边形3718684 分析: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及中位线定理和菱形的判定,可推出四边形为菱形 解答:
12、解:如图,已知: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B=CD,E、F、G、H 分别是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EFGH 是菱形 证明:连接 AC、BD 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EF=AC 同理 FG=BD,GH=AC,EH=BD,又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C=BD,EF=FG=GH=HE,四边形 EFGH 是菱形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菱形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3、(2013淮安)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 3 和 1,则此等腰三角形
13、的周长为()A 5 B 7 C 5 或 7 D 6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3718684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 3 和 1 两边,没由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 3 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 1,1+1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当 3 为腰时,其它两边为 3 和 1,3、3、1 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7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4、(2013孝感)如图,在ABC 中,AB=A
14、C=a,BC=b(ab)在ABC 内依次作CBD=A,DCE=CBD,EDF=DCE则 EF 等于()A 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依次判定ABCBDCCDEDF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可得出 EF 的长度 解答:解:AB=AC,ABC=ACB,又CBD=A,ABCBDC,同理可得:ABCBDCCDEDFE,=,=,=,解得:CD=,DE=,EF=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中相似三角形比较容易找到,难点在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求解线段的长度,注意仔细对应,不要出错 15、(2013 成都市)如图,在中,BC,
15、AB=5,则 AC 的长为()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由BC,得 ACAB5(等角对等边),故选 D 16、(2013宜昌)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BC,AC,BD 相交于点 O,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 8 B 6 C 4 D 2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 AO=BO=CO=DO,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解答: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O=BO=CO=DO,ABO,BCO,DCO,ADO 都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
16、分 17、(2013 哈尔滨)如图,在ABCD 中,AD=2AB,CE 平分BCD 交 AD 边于点 E,且 AE=3,则 AB 的长为()(A)4 (B)3 (C)52 (D)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判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边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等腰三角形判定,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综合运用这三个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 CECE 平分BCD 得BCE=ECD,ADBC 得BCE=DEC 从而DCE 为等腰三角形,ED=DC=AB,2AB=AD=AE+ED=3+AB,解得 AB=3 故选 B 18、(2013毕节地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4,
17、另一边长为 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6 B 20 或 16 C 20 D 12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 4 和 8 两边,没由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 4 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 8,4、8、8 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20;当 4 为腰时,其它两边为 4 和 8,4+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 20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
18、9、(2013钦州)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A 80 B 80或 20 C 80或 50 D 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718684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分 80角是顶角与底角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答:解:80角是顶角时,三角形的顶角为 80,80角是底角时,顶角为 180 802=20,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80或 20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求解 20、(2013 年广州市)如图 5,四边形 ABCD 是梯形,ADBC,CA 是BCD的平分线,且,4,6,ABAC ABAD则 tan B=()A2
19、 3 B2 2 C114 D 5 54 分析:先判断 DA=DC,过点 D 作 DEAB,交 AC 于点 F,交 BC 于点 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 F 是 AC 中点,继而可得 EF 是CAB 的中位线,继而得出 EF、DF 的长度,在 RtADF 中求出 AF,然后得出 AC,tanB 的值即可计算 解:CA 是BCD 的平分线,DCA=ACB,又ADBC,ACB=CAD,DAC=DCA,DA=DC,过点 D 作 DEAB,交 AC 于点 F,交 BC 于点 E,ABAC,DEA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点 F 是 AC 中点,AF=CF,EF 是CAB 的中位线,EF=AB
20、=2,=1,EF=DF=2,在 RtADF 中,AF=4,则 AC=2AF=8,tanB=2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知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判断点 F 是 AC 中点,难度较大 21、(2013 台湾、31)如图,甲、乙两人想在正五边形 ABCDE 内部找一点 P,使得四边形 ABPE为平行四边形,其作法如下:(甲)连接 BD、CE,两线段相交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乙)先取 CD 的中点 M,再以 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 AM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
21、 B两人皆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求出五边形的每个角的度数,求出ABP、AEP、BPE 的度数,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判断即可 解答:解:甲正确,乙错误,理由是:如图,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是=108,AB=BC=CD=DE=AE,DEC=DCE=(180108)=36,同理CBD=CDB=36,ABP=AEP=10836=72,BPE=3601087272=108=A,四边形 ABPE 是平行四边形,即甲正确;BAE=108,BAM=EAM=54,AB=AE=AP,ABP=APB=(18054)=63,AEP=APE=63,BPE=360108
22、6363108,即ABP=AEP,BAEBPE,四边形 ABPE 不是平行四边形,即乙错误;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2、(2013 台湾、20)如图,长方形 ABCD 中,M 为 CD 中点,今以 B、M 为圆心,分别以 BC长、M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P 点若PBC=70,则MPC 的度数为何?()A20 B35 C40 D55 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CP,然后求出MCP,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解即可 解答
23、:解:以 B、M 为圆心,分别以 BC 长、MC 长为半径的两弧相交于 P 点,BP=PC,MP=MC,PBC=70,BCP=(180PBC)=(18070)=55,在长方形 ABCD 中,BCD=90,MCP=90BCP=9055=35,MPC=MCP=35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是基础题 23、(2013滨州)在等腰ABC 中,AB=AC,A=50,则B=6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AB=AC,B=C,A=50,B=(18050)2=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本
24、题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4、(2013雅安)若(a1)2+|b2|=0,则以 a、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 a、b 再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1=0,b2=0,解得 a=1,b=2,若 a=1 是腰长,则底边为 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1、1、2,1+1=2,不能组成三角形,若 a=2 是腰长,则底边为 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2、2、1,能组成三角形,周长=2+2+1=5 故答案为:5
2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要讨论求解 25、(2013黄冈)已知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点 A 在其图象上,点 B为 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 AO、AB,且 AO=AB,则 SAOB=6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481324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CO=BC,再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得出 SAOB即可 解答:解:过点 A 作 ACOB 于点 C,AO=AB,CO=BC,点 A 在其图象上,ACCO=3,ACBC=3,SAOB=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
26、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正确分割AOB是解题关键 26、(2013绍兴)如图钢架中,焊上等长的 13 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P1=P1P2=P2P3=P13P14=P14A,则A 的度数是 12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718684 分析:设A=x,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P7P8,AP8P7,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设A=x,AP1=P1P2=P2P3=P13P14=P14A,A=AP2P1=AP13P14=x,P2P1P3=P13P14P12=2x,P2P3P4=P13P12P10=3x,P7P
27、6P8=P8P9P7=7x,AP7P8=7x,AP8P7=7x,在AP7P8中,A+AP7P8+AP8P7=180,即 x+7x+7x=180,解得 x=12,即A=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规律探寻题,难度较大 27、(2013黄冈)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BD 为中线,延长 BC 至 E,使 CE=CD=1,连接DE,则 DE=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481324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 BD=DE,求出 BC,在 RtBDC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 BD 即
28、可 解答: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BC,BD 为中线,DBC=ABC=30,CD=CE,E=CDE,E+CDE=ACB,E=30=DBC,BD=DE,BD 是 AC 中线,CD=1,AD=DC=1,ABC 是等边三角形,BC=AC=1+1=2,BDAC,在 RtBDC 中,由勾股定理得:BD=,即 DE=B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 DE=BD 和求出 BD 的长 28、(2013昆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A(2,3),在坐标轴上找一点 P,使得AOP 是等
29、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 P 共有 8 个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建立网格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作出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点 P 的位置,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使得AOP 是等腰三角形的点 P 共有 8 个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形象直观 29、(2013荆门)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50,则它的顶角为 80或 5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718684 分析:已知给出了一个内角是 5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分类后还有用内角和定理去验证每种情况是不是都成立
30、解答:解:当该角为顶角时,顶角为 50;当该角为底角时,顶角为 80 故其顶角为 50或 80 故填 50或 8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30、(2013 凉山州)已知实数 x,y 满足,则以 x,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 x、y 的值,再分 4 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4=0,y8=0,解
31、得 x=4,y=8,4 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4、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4 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8+8=20,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 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 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 0 求出 x、y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且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 31、(2013白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6,其一边长为 6,则另两边为 6,4 或 5,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此题分为两种情况:6 是等
32、腰三角形的腰或 6 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然后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能否构成三角形 解答:解:当腰是 6 时,则另两边是 4,6,且 4+66,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当底边是 6 时,另两边长是 5,5,5+56,满足三边关系定理,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另两边为:6,4 或 5,5 故答案为:6,4 或 5,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难度适中 32、(2013 凉山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顶点 A、C 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 D 是 OA 的中点,点 P 在 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 5
33、 的等腰三角形时,点 P 的坐标为 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专题:动点型 分析:当ODP 是腰长为 5 的等腰三角形时,有三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由题意,当ODP 是腰长为 5 的等腰三角形时,有三种情况:(1)如答图所示,PD=OD=5,点 P 在点 D 的左侧 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则 PE=4 在 RtPDE 中,由勾股定理得:DE=3,OE=ODDE=53=2,此时点 P 坐标为(2,4);(2)如答图所示,OP=OD=5 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则 PE=4 在 RtPOE 中,由勾股定理得:OE=3,此时点 P
34、坐标为(3,4);(3)如答图所示,PD=OD=5,点 P 在点 D 的右侧 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则 PE=4 在 RtPDE 中,由勾股定理得:DE=3,OE=OD+DE=5+3=8,此时点 P 坐标为(8,4)综上所述,点 P 的坐标为:(2,4)或(3,4)或(8,4)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形,注意不要遗漏 33、(2013牡丹江)劳技课上小敏拿出了一个腰长为 8 厘米,底边为 6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她想用这个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边长比是 1:2 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恰好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行四边形的
35、其它顶点均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短的边长为 2.4cm 或c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718684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设平行四边形的短边为 xcm,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若 BE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短边,若 BD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短边,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求出 x 的值 解答:解:如图 AB=AC=8cm,BC=6cm,设平行四边形的短边为 xcm,若 BE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短边,则 EFBC,=,解得 x=2.4 厘米,若 BD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短边,则 EFAB,=,解得 x=cm,综上所述短边为 2.4cm 或cm 点评:
36、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很容易解答 34、(2013眉山)如图,BAC=DAF=90,AB=AC,AD=AF,点 D、E 为 BC 边上的两点,且DAE=45,连接 EF、BF,则下列结论:AEDAEF;ABEACD;BE+DCDE;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有()个 A 1 B 2 C 3 D 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DAF=90,DAE=45,得出FAE=45,利用 SAS 证明AEDAEF,判定正确;如果ABEACD,那么BAE=CAD,由ABE=C=45,则AED=
37、ADE,AD=AE,而由已知不能得出此条件,判定错误;先由BAC=DAF=90,得出CAD=BAF,再利用 SAS 证明ACDABF,得出CD=BF,又知 DE=EF,那么在BEF 中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 BE+BFEF,等量代换后判定正确;先由ACDABF,得出C=ABF=45,进而得出EBF=90,然后在 RtBEF 中,运用勾股定理得出 BE2+BF2=EF2,等量代换后判定正确 解答:解:DAF=90,DAE=45,FAE=DAFDAE=45 在AED 与AEF 中,AEDAEF(SAS),正确;BAC=90,AB=AC,ABE=C=45 点 D、E 为 BC 边上的两点,
38、DAE=45,AD 与 AE 不一定相等,AED 与ADE 不一定相等,AED=45+BAE,ADE=45+CAD,BAE 与CAD 不一定相等,ABE 与ACD 不一定相似,错误;BAC=DAF=90,BACBAD=DAFBAD,即CAD=BAF 在ACD 与ABF 中,ACDABF(SAS),CD=BF,由知AEDAEF,DE=EF 在BEF 中,BE+BFEF,BE+DCDE,正确;由知ACDABF,C=ABF=45,ABE=45,EBF=ABE+ABF=90 在 RtBEF 中,由勾股定理,得 BE2+BF2=EF2,BF=DC,EF=DE,BE2+DC2=DE2,正确 所以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