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练习 先秦诸子选读 第3单元 第1课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才之路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第一课 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蕃(fn)长 啜菽(sh) 楛(k)耕B田 (shu) 乖(ui)离 切瑳(cu)C雩(y)而雨 卜筮(w) 光晖(hu)D尊贤而王(wn) 物畜(x) 星队(zhu)【答案】D(A蕃:fn,B:ku,C筮:sh)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繁启、蕃长于春夏 启:萌芽。B畜积、收藏于秋冬 畜:同“蓄”,积聚。C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荒:荒芜。D文王康之 康:使康乐。【答案】C(荒:名词活用作动词,开垦荒地)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星队、木鸣,国人皆恐;B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C传
2、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D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答案】C(A队坠;B党傥,见现;D错措)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B(两个“一”都当“一样”讲)5下列句子中的“恶”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B田稼恶,籴贵民饥。C天下恶乎定?D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答案】AD(都当“厌恶”讲)6下列句子中的“道”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B君子道其常。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E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F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G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答案
3、】DG(两个“道”都当“道理”讲)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因物而多之B孰与骋能而化之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D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答案】C(C是名状,其余都是使动)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说明社会的安定和混乱不是由天地四时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B文章第2段论述天地都有其经久不变的规律,君子也有经久不变的行事准则。人只要按规则行事,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段末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点明君子的准则是礼义,强调君子要有坚持礼义原则的勇气。C文章第3段通过君子和小人对“在己者”和“在天者”不同态度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
4、。荀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斗在当下。D第4段将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进一步证明,日月之食,风雨不时,怪星偶现,与社会政治清平与否无关。这一思想,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答案】A(不是反问,是设问。)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大天而思之,孰与物
5、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9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A卿当日胜贵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雩而雨,何也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B(B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D两项是名词作状语。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1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在天者莫明于日月A在人者莫明于礼义B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C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D天将降大任
6、于是人也【答案】A(A项的“于”与例句都是介词,比。B项的“于”是介词,在。C项的“于”是介词,跟。D项的“于”是介词,给。)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礼义不加于国家B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C生而知之者,上也D克己复礼为仁【答案】A(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三项都是判断句。)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推崇礼制,尊重贤人,就可以统治天下;重视法制,爱护人民,就可以称霸。B“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这句话是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国家的命运决定于怎样对待礼制。C选文中,荀子谈治理国家的几个原则时,特别强调了礼义,这是与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D
7、选文使用排比,铺陈渲染,使文章节奏鲜明,又气势磅礴;既层层递进,又丝丝入扣。【答案】B(“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理解错误,原文荀子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决定于他以何种态度对待自然。)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
8、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
9、,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反谄谀自容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不足平也!”质因此获免。(节选自新五代史张承业传)13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承业数往来兵间 数:多次B承业一切以法绳之 绳:约束C庄宗顾元行钦曰 顾:回头D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 过:经过【答案】D(过:拜访,到访。)14文中划横线文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A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B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C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D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答案】B1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性命并受
11、顾命之托的关键因素。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督促耕织,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臣。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答案】B(张承业是后方最大的功臣。)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_(2)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_【答案】(1)庄宗平常像敬重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36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