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17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方案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17 WORD版含答案 复习 方案 2014 届高三 语文 二轮 专题 新课 福建 训练 默写 古代
- 资源描述:
-
1、训练十七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1)_,体无咎言。(诗经氓)(2)结庐在人境,_。 陶渊明饮酒(其五)(3)潦水尽而寒潭清,_。 (王勃滕王阁序)(4)_,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5)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
2、宵垂泪痕!(1)这首诗曾在抗日战争中让无数爱国男儿热血沸腾。请问这首诗的哪些情感打动了他们?(3 分)答:_(2)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 分)答:_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
3、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
4、,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选自诚愈伯文集,有改动)【注】 司马氏:代指西晋。征士:不赴朝廷征聘之士。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卒与利史
5、相先后卒:最终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幻:惑乱C而不假乎外 假:借助D贪相承习为故 故:缘故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3分)()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有一焉,则其守不固明而自信,笃也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AB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B第二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
6、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D末段指出以“贪”给泉水命名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分)译文:_(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3分)译文:_训练十七1(1)尔卜尔筮(2)而无车马喧(3)烟光凝而暮山紫(4)又有清流激湍(5)莫笑农家腊酒浑(6)略无慕艳意(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怒谴责。对朝廷大臣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行径的无情鞭挞。将士们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每点1分,答对三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154.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