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 曹冲称象
- 资源描述:
-
1、4 曹冲称象【课前解析】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讲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出了称象办法的故事,从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生活,体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特点。关注课题: “曹冲称象”点明了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主要内容。关注课文:全文共 5 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 3
2、 个步骤: 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关注生字:“称”和“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木旁,容易混淆误读。学习“称”的时候,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在语境中加深印象, 巩固读音;学习“秤”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说说“秤杆、秤砣”,练习秤的发音。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有七个左右结构、两个上下结构、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要注意提
3、示学生容易遗漏的笔画,比如,“然”右上有一点,“底”最后一点不能忘写。关注词语: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借助配图学习“船身”,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同、一边、柱子、到底、秤杆”等词语。【教学目标】1. 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10 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 11 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
4、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学重点】1. 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10 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 11 个词语。2.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并结合课后关键词句排序,借助关键词句,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10 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 11 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表达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趣味猜谜,引出课题1. 趣味猜谜: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课我是什么,我们顺利地猜出了答案,今天,请同学们根
5、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语猜答案,看谁猜得又快又准。(1) 理解词语: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2) 理解词语:秤有很多种,现在最常见的是电子秤,在古代没有电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杆秤,既方便携带又称量准确。(3) 认识人物:曹冲是曹操的第七个儿子,从小就聪慧过人,可惜的是少年早夭。2. 引出课题:同学们能猜到今天学习的故事是什么了吧?(板书:4.曹冲称象)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过这个故事,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称象” 呢?还需要细心的你去课文里找答案。2. 引导认识生字:生字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