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作业:1-2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作业:1-2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WORD版含解析 2014 2015 学年 语文 语文版 必修 课时 作业 人们 如何 作出 决策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14-2015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作业1(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雇佣佣人佣钱佣金B兴衰 兴隆 兴盛 兴修C强大 强制 坚强 强硬D着火 着迷 着凉 着急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博博士赌搏知识渊博B倏忽 忽悠 在乎 微乎其微C力争 力量 利益 有利可图D决策 抉择 诀别 决一死战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特区人民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买彩票_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_彩民不要刻意
2、地去追求这种机会。A修建显示当然/但B修建 体现 固然/然而C构建 显示 当然/但D构建 体现 固然/然而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
3、,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艰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
4、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二、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选择。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某些这类政策,例如,福利制度或
5、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例如,个人的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6如何理解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请结合上下文解释其含义。(3分)答:_7选文中第2段“另一种权衡取舍”,言外之意还有一种权衡取舍,联系前文理解那是什么。(3分)答:_8选文中的第3段“这些政策”指什么?(3分)答:_9选文中的第3段的举例是
6、为了说明什么事理?(3分)答:_三、类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岱俊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笑话,足显其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如对新青年团体的向往,研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心激动,对国内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嘲讽和对留学风气的不满等等。他对李济甚为欣赏,对其改学人类学,表示“绝对赞成”,他写道:“子由心理而社会,由社
7、会而人种,变虽速而径不拐,我绝对赞成。老兄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岂复能毁天以殉人乎。教育家言自动,彼此体会此意上达可也。”李济曾在一份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中,谈到改学人类学的动因:他初来美国(1918年)的时候,是想学纯心理的,1919年在那一门混了一个B,之后就跑到社会学里边去了。现在他又想研究人种学。他的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说,当年他初到美国,曾专门调阅了美国国
8、会19世纪末的卷宗,里面正式记录着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的脑容量比较小,他们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杨振宁留美的时间比李济晚了二十多年,足见当年美国对华人的歧视更甚,因此,李济的“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想法,显然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哈佛大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所设在皮博迪博物馆。李济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遂如饥似渴地吸吮各种知识养分:狄克森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的埃及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此外,他还选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研究院教务长柴斯(Chase)教授“希腊考古学”,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342.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