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课件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 第十课《管仲列传》.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课件推荐
- 资源描述:
-
1、预习检测v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颍()上鲍()叔牙召()忽仓廪()与俗同好恶()齐桓()公匡()救其恶()yngbosholnwhunkung 对话文本v1、作为一代贤相的管仲,后人多有评说。史记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其笔下的人物进行评论,我们来看一下太史公的论赞。疏通文句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顺从纠正2、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意动用法,以为小1、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这难道是孔子认为在周王朝衰败的年代,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达成王业,而只满足于称霸主吧?4、岂管仲之谓乎估计说的就是管仲吧/难道说的不是管仲吗宾语前置句2、太史公评管仲时言“然孔子小之
2、”,司马迁认为孔子轻视他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v“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v用揣测的口气表达自己对管仲的评价:其人有“勉之至王”,即“平天下”的才能,有遗憾之情,更是高度评价。3、太史公又称赞管仲能“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从而使“上下能相亲”。可见司马迁对管仲的极度赞赏,那管仲“任政相齐”究竟做了些什么让太史公对其如此推崇呢?1、管仲既任政相齐nv 做丞相疏通文句2、以区区之齐在海滨3、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小小交换商货凭借百姓使动,使国家富裕,使兵力强大4、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的)粮仓充足了就知道礼义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知晓荣誉
3、和耻辱。11、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善于从灾害转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变为成功8、俗之所欲,因而予之趁机;给7、故论卑而易行主张浅显5、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纲纪;展开、推行;就6、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到;政令n9、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10、贵轻重,慎权衡意动,以为重,重视经济发展av谨慎地对待为动,为发怒n状,向南容易13、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恢复12、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状语后置,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14、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背弃;使动用法,使-守信用15、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判断句4、用原文中的话说说管仲“任政相齐”做了些什么?v(1)“通货积财,富国强兵”v(2)“与
4、俗同好恶”“令顺民心”内政方面的政绩和才能v(3)“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v(4)“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处理君臣关系和外交方面的才能5、人物的命运往往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宰着,管仲能成为一代贤相,从主观上讲他自身的非凡才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除了这主观原因外,还有哪些客观的原因?v(1)齐桓公的贤明:君臣知遇之恩。v(2)鲍叔的相知、推荐:朋友知己之情。2、少时常与鲍叔牙游3、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交往疏通文句始终友好地对待把;对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句4、管仲囚焉管仲被囚禁5、鲍叔遂进管仲推荐v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
5、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中射杀小白,但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了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v 齐桓公本来恨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8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