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文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文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10 游褒禅山记 课时 作业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繁荣稳定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
2、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点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1清明上河图的书名号表示绘画作品,下列各句中书名号及其相关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A“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B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即写信去报名。C记
3、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红色歌曲,唱响广安活动,表达了广安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解析:A项,应将“论语(述而)”改成论语述而。B项,应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因为它既不是书名,也不是文章名称。将“招生启事”用书名号括起来,因为它属于文章名称。C项无误。D项,“红色歌曲,唱响广安”应用引号,不用书名号。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A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B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C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反映了北宋城
4、市经济的情况D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解析:“见证”当动词讲时,意思是“当场目睹可以做证”,用于人,而此处主语为“作品”,故排除B、D两项。补写的语句是对清明上河图的一个价值定位,比较A、C两项,用“是也是”的句式语气更强烈,更能凸显其价值,故排除C项,选A。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B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还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C清明上河图即使场面热闹,但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D
5、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解析:原句中“不仅但也”关联词搭配不当,使句子表意不明。从语境上来看,这句话是想表达清明上河图中隐藏于繁荣表象下的忧患意识,所以用转折、并列关系句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璎珞缠于萝阙。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
6、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村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沍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矅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人枫,礐石罔草,碎碑埋砖,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
7、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选自续古文观止评注,有删改)注:结冰。扃:关闭,锁闭,引申为隔绝。哆口:张口。飞廉弭节:飞廉,即风神。弭节,即停止挥鞭使车缓行。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B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C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
8、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D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解析:句首“而”是连词,接下来几句皆为四字一句,节奏感较强。“敛而不扬”的主语为“其气”。由此即可得出答案。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璎珞,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B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之一,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C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D北斗,二十八星宿之一,形状如斗,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9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