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 适用 2023 2024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人皆有 不忍 课件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 第五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理解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3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思想。1“所以”“是”“事”等文言实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2近几年,高考语文注重对先秦诸子散文的考查。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课前预习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课上思辨拓展延伸积学储宝 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姬姓孟氏,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
2、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后人尊称孟子为“亚圣”。2.熟悉作品 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的,倡导“以仁为本”。孟子一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孟子中的名句(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章句下)译: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2)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
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章句下)译:每过五百年一定有一位圣君兴起,而且还会有命世之才从其中出来。从周武王以来,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年;论时势,现在正该是圣君贤臣出来的时候了。天不想使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除了我,还有谁呢?(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译: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译: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仁人
4、爱别人,有礼的人恭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恭敬他。(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章句上)译:心这个器官职能在思考,(人的善性)一思考便得着,不思考便得不着。(7)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章句上)译:有名的木工教导人,一定依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规矩。(8)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译: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9)“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章句上)译:古代的人,得意,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意,修养个人品德,以此
5、表现于世人。不得志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10)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章句上)译: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有灾患,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快乐。”(1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尽心章句上)译: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
6、下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以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12)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章句下)译: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就不如没有书。”(1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为轻。”出自孟子的成语 以五十步笑百步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流连忘返 出尔反尔 揠苗助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怨天尤人 彼一时,此一时 一傅众咻 自暴自弃 左右逢源 专心致志 舍生取义 以邻为壑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3.了解背景 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4.读准字音孺子()怵惕()恻隐()内交()要誉()羞恶()5.掌握通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若火之始然()rchcnyow内,同“纳”,结交然,同“燃”,燃烧6.一词多义 谓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8、请往谓项伯说认为叫做,称作对说,告诉辞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子曰:“辞达而已矣。”动以朝廷为辞今者出,未辞也归去来兮辞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其人视端容寂推辞言辞,文辞理由,借口告别古代的一种文体萌芽,发端边际,末端端正7.特殊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羞恶之心,义之端也()(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4)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判断句。“非也”表判断判断句。“也”表判断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也”宾语前置句。“自贼”即“贼自”课上思辨任务 一 理解文章内容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
9、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2.你对孟子的“四端”是如何认识的?孟子关于“四端”的论断是否有合理性?答: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来确立人的道德和尊严,这是先秦儒家常采用的方法。孟子认为,人本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这是人和“非人”的分水岭。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看,人与人是完全平等的:君子和庶民是平等的,尧、舜和路人甚至桀、纣也是平等的。每一个人最初都面临着两条路:一条是向上成为君
10、子圣贤的路,一条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衣冠禽兽的路。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哪一条并且努力走下去了。自己能够决定成为尧、舜,可最终成了桀、纣;自己能够决定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可最终成了卑鄙无耻的人。因此,只有发扬光大“仁义礼智”才能成为君子。任务 二 赏析表达技巧1.使用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答:孟子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
11、之心,智也”。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2.本文核心就是孟子认为人都具备“仁义礼智”四端,简要回答孟子是如何论证的。答:一是运用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2710.html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