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0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 宋诗(附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0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 宋诗附解析 新教材 2024 高考 语文 二轮 专项 分层 特训卷 第一 部分 专题 突破 练习 20
- 资源描述:
-
1、练习20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诗一、2023山东省潍坊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材料一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守珪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时卢齐卿为幽州刺史,深礼遇之,常共榻而坐,谓曰:“足下数年外必节度幽、凉,为国之良将,方以子孙相托,岂得以僚属常礼相期耶?”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为幽州长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剌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
2、权不叶,悔潜诱之,斩屈剌、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宴赏将士,传屈剌、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材料二(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剌及可突干,传首。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迫困,遣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剌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余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川,大阅以镇抚之。(开元二十三年乙亥,
3、春,正月)上美张守珪之功,欲以为相。张九龄谏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不可。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上乃止。二月,守珪诣东都献捷,拜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二子官,赏赉甚厚。(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称同辈的敬词。孔雀东南飞并
4、序中“足下蹑丝履”的“足下”与此不同。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具体城市不一。隋唐时期指洛阳,当时京都在长安。C初,原本,本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初”含义相同。D勒兵,指挥军队。此处“勒”的意思是由成语“悬崖勒马”中“勒”的意义引申来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契丹王屈剌、可突干被李过折斩除后,张守珪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以镇抚契丹和突厥;将屈剌、可突干的头颅传送到东都。B皇帝赞赏张守珪的战绩,并要拜他为宰相,遭到大臣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后来皇帝对他加官并赏赐,赐其子以官职。C.材料一记载历史力求客观公允。如用“骁勇有谋略,颇为
5、夷人所伏”这样不乏褒扬的语言评论犯边的契丹将领可突干。D材料二的对话描写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可圈可点。如张九龄劝阻皇帝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张九龄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4分)译文:(2)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4分)译文:5司马迁认为“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据此分析两则材料的异同。(3分)答:二、2023湖南常德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咏草俞紫芝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
6、洲。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注金谷园:西晋官僚地主石崇的别墅,园中财产丰积,屋宇宏丽,极尽奢华;后文“王孙”也即石崇。金钗十二:指美女。6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立于野渡头,看到野草繁茂,充满生机,不由得忘却了忧愁。B颔联描绘芊芊绿草恣意蔓延的情景,由近及远,离馆荒洲,皆有其身影。C诗中野草,既是渡头亲眼所见,也依于想象之中,虚实结合,意蕴丰富。D这首诗前六句写草,末两句写人事,含蓄地道出了石崇人亡财空的结局。7这首诗题目虽为“咏草”。但并不是以草为喻,而是借草抒情。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6分)答: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7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