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8)语文七上1.2《牛郎织女》设计教学(2课时5页).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郎织女 河大版 2018 语文 1.2 设计 教学 课时
- 资源描述:
-
1、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
2、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在阅读中体会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4.在多篇阅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内容上爱憎分明,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教学重点:1.阅读牛郎织女,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劳动人民美好心愿。2.找寻三篇民间故事的相同点!感受民间故事的“冰山一角”四、教学难点:让学生阅读入情入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产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五、教学准备:预习课件、多媒体六、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本课生字词,读懂文章,感悟人物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3在阅读中体会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三、教学重点:阅读牛郎织女,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劳动人民美好心愿。四、教学难点:让学生阅读入情入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产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五、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本课的生字词点名读,正音(二)整体感悟:课文写了什么? 1、一般情况下,读一篇文章,我们会怎么做?无外乎像叶圣陶老爷爷说的那样,要看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2、先聊故事本身。那么就要研究第一个问题: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也可以换句话说,写了一个()的故事。(课件)要说故事就是围绕一连串的人,所发生的事串在一起的。这个故事,写了哪些
4、人物?(牛郎、兄嫂、织女、王母、老牛、喜鹊。) 3、中心人物是谁?(牛郎) 4、让我们聊聊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此处让学生随意说) (1)与兄嫂的关系不好。(朗读课文该处。然后反衬,与老牛的关系好。) (2)与老牛的关系好。(也找到相应段落,读读。) a对牛好: 照顾牛的吃喝; b牛报恩:给婚姻、给牛皮。 c为什么是牛而不是马?中国是农耕文化,牛是半动物半神的。 (3)与织女的关系:甜蜜、美满(由于两个人是主角,一会儿我们再细细聊。 (4)与王母的关系:王母是个破坏者。找到相关段落读。 5、对人物归类。(边板书边补充上面的板书) (1)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神”。(板书)
5、 (2)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间,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天上”。(板书) (3)人与天要建立联系要有个桥,就是老牛、喜鹊。 (4)找到喜鹊搭桥的段落,一起读一读。 (5)文章表面是喜鹊搭桥,其实,还有一座隐性的桥,就是老牛。有了老牛,才结成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有了老牛,才有了牛郎上天追织女的可能,也才有了那鹊桥。 6、经过人物的梳理,从内容上,具体说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完成填空) (三)品读感悟:怎么写的? 过渡:你怎么理解这个“怎么写”。叶圣陶用哪些方法写这个故事的。(下面的环节也是根据学生发言提炼。并作副板书。) 1、悬念。 (1) 一天晚上,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课件:是谁叫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教学课件 必修3:《老王》2.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