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江西乐安一中高三语文培优教案:12 屈原列传.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175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6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西乐安一中高三语文培优教案:12 屈原列传 江西 乐安 一中 语文 教案 12 屈原 列传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屈原列传一网上课堂 1本讲主要内容: (1)本课字词的读音、释义、重点的字词的理解掌握。 (2)本课应掌握的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及文言句式。 (3)一词多义的理解掌握。(4)课外文言文的分析理解。 2学习指导:本文虽然是指导阅读课,但文章流传广远影响较大,是必读之物。文章最后三段是背诵部分应重点掌握,全文总的说语言较难,词类活用较多,应很好掌握。学习本文必须先熟读、了解屈原伟大的一生以及作者对屈原的态度。另外要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 3例题精讲: 例如一词多义,1989年全国高考12题: 下面六句中的“请”和“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事急矣,请

    2、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军中无以为为乐,请以舞剑。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A B C D解题:B(“请”字的意义很多,如问、请示、请求、问候、拜访等。用法上,一种是“请允许,请让”这里“请”的对象是“我”,题干中的“请”和B组的四个句子,都是这样;另一种是“请对方做”如句和6句中的“请”均是这种用法。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 1基础性训练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A属(zh,写作)草稿 离(l,通“ ”,遭遇)忧 惨怛(d,忧伤) B谗人间(jin,挑拨离间) 帝喾(k) 濯淖(no) C皭(j

    3、io)然 屈匄(gi) 唐眜(mi) D汶汶(mn mn) 温蠖(hu) 啜 (chu l) (2)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把本字写在括号里。 A离骚者,犹离忧也( ) B人穷则反本( ) C靡不毕见( ) D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3)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不同: A明年:古义 今义 B诡辩:古义 今义 C奈何:古义 今义 D颜色:古义 今义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无以,则王乎(同“已”,止) B有复于王者曰(报告)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制约) 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老者衣帛食肉,黎民

    4、不饥不食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6)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B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孟子提倡“仁政”,反对攻伐;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列传”主要记载诸侯的事迹。 D孟子向来以雄辩著称,其文气磅礴,感情激越,语言明白晓畅,而又寓意深远。 (7)选出与题干加点词词义相同的: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 A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D无何,宰以卓异闻 (8)下列

    5、句子哪些是判断句,哪些是被动句? 父母者,人之本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狼虎之国,不可信 兵挫地削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何故怀瑾握 ,而自令见放为? 答:判断句: 被动句: (9)下列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离骚”者,犹离忧也 A“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啊! B“离骚”就是遇到忧患的意思啊! C“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患啊! D“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别国都的牢骚啊!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B舍相如广成传舍 C于是相如前进缶 D谗谄之蔽明也 2提高性训练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6、: (甲)梁恚玉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之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步,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步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7、也。 (1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称其民于河东。 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 鼓:战鼓 C谨痒序之教 痒序: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 (1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3)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则无望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民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兵器接在手上,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

    8、了。 B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随着部队逃跑了。 C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武器随着部队逃跑了。 D兵器已握在手上,士兵们就丢下盔甲逃跑了。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A头发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东西了 B头发花白的人,不必用头在路上顶东西了 C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复着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D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肩扛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答: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

    9、骚。张仪因使楚绝齐,许地六百里。怀王信左右于奸谋,听张仪之邪说,遂绝强齐之大辅。楚既绝齐,而秦欺以六里。怀王大怒,举兵伐秦,大战者数。秦兵大败楚师,斩首数万级。秦使人愿以汗中地谢,怀王不听,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曰:“以一仪而易汉中地,何爱仪?”请行。遂至楚,楚囚之。上官大夫之属共言之王,王归之。是时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屈愿使齐还,闻张仪已去,大为王言张仪之罪,怀王使人追之,不及。后秦嫁女于楚与怀王欢为蓝田之会屈原以为秦不可信愿勿会群臣皆以为可会怀王遂会果见囚拘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怀王子顷襄王亦知群臣诌误怀王不察其罪反听群谗之口复放屈原。 (16)给“后秦嫁女”至最后一段

    10、文字加上标点。 (17)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A货: B属: C谮: D谢: (18)根据下列句子中所含古汉语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屈原为楚东使于齐 秦国患之 大战者数 王归之 许谢地六百里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此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日本人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 A B C D (19)文中说:“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对照屈原列传写出屈原列传上有关离骚成因的句子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用考古学的东西讲历史文化是一个常做常新的事业,也是个冒险的事业。很多人进了这个门,都不免发现诱惑而驰骋其想象,但“肺

    11、腹而言,医师色如土”,它对于玩弄假说也最不客气,几乎到处都是陷阱,没有什么安全岛。况且“考古”和“历史”是两本“书”,各有各的读法,“结合”这件事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史前这一大块,我们苦于没有文献;历史时期文献又太多。早了,搞文献的是干瞪眼;晚了,搞考古的也难双肩挑。 “它对玩弄假说也最不客气,几乎到处是陷阱,没有什么安全岛”的意思是(不超过12个字) (20)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社会公德相比较,家庭论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两个特殊领域。在这个定义上,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公德在家庭领域的具体表现。不难理解,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的人,在社会公德生活中一般都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

    12、公民。文明幸福的家庭不但是社会的“减压阀”,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职业道德与家庭伦理道德的关系看,一个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比较容易地培养起职业道德品质,文明幸福家庭在这里又成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21)文中的“减压阀”的含义是 (22)文中的“加油站”的含义是 3研究性习题: 如198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9题: 例句中加点的字和题目中带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C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D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从暴心也。 解题:此题实际上是考察词类活用

    13、的能力。例句中的“从”和A句中的“从”都是使动用法,“使跟从”,也可译为带领,而B、C、D项的“从”都不是使动用法。所以选A项。 又如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文字,理解词语含义,指出标点正确的一项: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A清,穴,世,訾。清,也,业,卫,犯。 B清,擅,世,訾。清,也,业,卫,犯。 C清,穴,世,清,也,业,卫,犯。 D妇,清。擅,世,訾,也,业,卫,犯。解题:此题考察对文句的理解与句断的能力。此段文字由两句话组成,根据文言文断句方法可知:人名物名的后面应断开。两个“清”均为人名,“丹穴”为物名,都应断开;根据文言虚词使用规律,“也

    14、”后应断开;根据文言句式讲究对仗常用修辞手法来标断,可知后面三句均为四字句,中间都应断开。最后应知道“訾”通“资”为通假字,意为“钱财”所以答案为A。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1)C(眜m) (2)(“离”通“罹”,“反”通“返”,“见”通“现”,“指”通“旨” ) (3)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次于今年的一年;诡辩:古义“谎言”今义“无理狡辩”;奈何:古义“怎么,怎么办”今义“对付、禁得起”;颜色:古义“面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4)C(“制”是“规定”之意) (5)A(A是倒装句;其余三句是一般的陈述句。) (6)C(“列传”主要记载各方面的主要人物。) (7)

    15、D(题干“闻”当“闻名”讲,A“学识”;B“听道”;C“无名” ) (8)判断句:;被动句: (9)B (10)D(A、B、C为名动用法,D为形容词做名词) (11)B(名词做动词“击鼓” ) (12)A(题干为“只”,B通“值”,C“直接”,D“取直” ) (13)C(题干当“对”讲,其余为“在” ) (14)B,D (15)说明移民称粟皆非为治国根本之策,只自施仁政才是为国治本之策。 (16)楚,欢,会。信,会。会,可会,会,拘,秦,笑。误怀王,罪,口,原。 (17)A行贿 B一类人 C说坏话的诬陷人 D表示感谢。 (18)C(为判断句或一般陈述句为意动用法为数词后置为使动用法为介词结构后置) (1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客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0)假话最容易被考古发现推翻 (21)“减压阀”:制约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发生的枢纽。 “加油站”:促进职业道德发展与提高的场所。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西乐安一中高三语文培优教案:12 屈原列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17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
  • 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