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1课 太史公自序同步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6921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6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案导学设计
    资源描述:

    1、【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1课 太史公自序同步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王:姓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视为准则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显:显露故长于风 风:讽喻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A BC D答案B解析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封王。显:彰显。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事武安君白起而子迁适使反弗敢阙 其指数千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泽流罔极A BC D答案B解析不含通假字,“反”同“返”,“阙”同“缺”,“指”同“旨”,“罔”同“无”。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

    2、项是()汝其念哉察其所以王卬于殷建于明堂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上“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答案C解析“其”,表祈使语气,代词;两个“于”都是介词,在。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部不同的一组是()不得与从事终于立身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别嫌疑,明是非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余所谓述故事A BC D答案D解析从事:古义,参与其事;今义,投身。终于:古义,最终落在;今义,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文武:古义,文王、武王;今义,文才和武艺。故事:古义,时事;今义,虚构的事情。5下列不属于宾语

    3、前置句式的一句是()A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B小子何敢让焉C欲以何明D安在其不辱也答案B解析“何”应解释为“怎么”,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

    4、,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拨:废弃B礼乐损益 益:利益C天人之际,承敝通变 敝:衰败D俟后

    5、世圣人君子 俟:期待答案B解析益:增加。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A项间或/中间;B项凭借/用来;C项它/助词,不译。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译文:天下已发现的遗文古事没有不汇集到太史公处的。(要点:“靡”,无;省略“于”)(2)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译文:推原它的本始,考察它的终结,既看到它的兴盛,也留意它的衰亡。(要点:“原始”,分开译;语意通顺)9本段阐述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答案(1)应该承认,汉武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百业兴旺,国力强盛,人们的精神面貌总的说来是

    6、振奋的,这为创作史记提供了文化背景。(2)“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这是创作史记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拓展阅读(202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

    7、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

    8、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

    9、御之 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答案B解析诬:欺骗。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两个“也”都是助词,无实义。A项第一个“且”表并列,“并且”的意思;第二个“且”是“将要”。C项第一个“则”是“就”的意思,第二个“则”表转折。D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他”;第二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2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

    10、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答案C解析文中说“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则无路焉”。所以该项所说并不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需要联系全文,整体把握,仔细疏通文意。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11、也 则 求 夫 贤 而 有 名 位 闻 与 见 之 博 者 而 从 之 问 其 人 之 孰 可 举 者 卒 亦 未 见 焉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译文:哪里会有搜求上

    12、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奚重而不更也?译文: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倒装句。(1)“有劳于求”“密于法”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尽;“患”,忧虑;整个句子又是一个反问句。(2)“奚”表反问;“更”是动词,改变。参考译文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我曾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没有一个贤良太守的现象,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县却没有一个贤良县令的现象。致使天子和大臣时常忧虑这种现象,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官吏,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

    13、的考核与监察,用来约束惩治他们。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免,在地方上一个又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每次被举荐的人都有姓名,我看到这些人的名字,然后推求考察那些人的资质品行确实能够胜任的人,到最后也一直没有见到过。被举荐的人已经是这样了,那么从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人中,暗暗揣摩那些人中有谁真该被荐举,最终也一直没有见到过。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与地位、所闻所见也广博的人请教。向他询问他所了解的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可也最终一直没有见到过。这难道真是天下人原本就可以欺骗,

    14、而上天压根就没在当今降生人才吗?假使天子与大臣担忧天下的弊端,就多次更改法令来防备这些弊端。法令一天比一天严密,可是弊端一天比一天多。难道是因为现在与古代相距太远,治理天下最终没有办法吗?大概古人有学校教育,有老师朋友交往,有主管的官吏来评定,奖赏和处罚从乡里开始,最终普及到天下,作为教育普及到这种程度。掌握圣人之道的士人,就都能够施行他们的教化;只要是可塑之才,就都能够成为优良的人才,所以古代的贤人就多。贤人多,那么从公卿大夫到掌管牛羊、仓库等地位低下的官员的选拔,都有合适的人,难道只是太守、县令(有合适的人任命)吗?他的为政之道难道不是简约明确的吗?他招致天下的人才难道不多吗?哪里会有搜求

    15、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现今,学校、师友、赏罚的法令与古代都不同了,掌握圣人之道的士人,想在乡里、在天下推行并加以教化,却没有道路。人愚钝,就愚昧!可以通过教化使之变得贤能,可是最终又有谁能教化他们呢?所以今天的贤人少。贤人少,那么从公卿大夫到掌管牛羊、仓库等地位低下的官员的选拔,常常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难道只是太守、县令(找不到合适的人)吗?因此搜求人才没有不到的,制度法令一天比一天严密,却不能用来把天下治理得好,原因都是出自这些罢了。唉!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姑苏人丁琰在南城辅佐县令,南城政治安定。我向那里的县令了解,县令说:“是因为丁琰辅佐我。”我又向县里的人了解,县里的人没有不乐于谈论他的。现在他在淮阴任县令,是上面的人知道丁琰的才能才举荐任用他。从县令这个角度看,得到了适合的人才。假使丁君能够用对待这里百姓的心去就任,被这里的百姓信任,能不被那里的百姓信任吗?请求我写文章的很多,我都拒绝没有给他们写。唯独丁君去赴官登程,没有求我写文章,但是我乐于写出自己曾经的观点来送给他,以此表示我推重丁君,并且以此勉励他,并且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1课 太史公自序同步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92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