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1(苏教版必修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新课 同步 导学高一 语文 练习 11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强虏(l)故垒(li)纶巾(un)B雄姿英发(f) 千堆雪(zu) 经纶世务(ln)C华发(hu) 嗟叹(ji) 强虏(qin)D淘尽(to) 公瑾(jn) 还酹 (li)【解析】A项,“纶”应读“un”;B项,“堆”应读“du”;D项,“瑾”应读“jn”。【答案】C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强虏灰飞烟灭 D一尊还酹江月【解析】“尊”通“樽”。【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说,讲,动词。B故国神游 故国:国家,名词。C早生华发 发:头发,名词。D故垒西边 故:旧
2、有的,这里指旧时的。【解析】B项,这里的“故国”特指“古战场赤壁”。【答案】B4从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国神游A师不必贤于弟子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解析】B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介宾结构后置;C项是被动句;D项是判断句。【答案】B5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
3、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解析】开头三句虚实结合,由虚到实,从有形的长江到抽象的历史长河,由对自然伟力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羡叹。【答案】C6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解析】B项是夸张,其余的是借代。其中“羽扇纶巾”“朱门”“绿、红”都用了借代的手法。【答案】B7对词句内容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4、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颂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精妙传神地描绘了赤壁奇景。C“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解析】C项,“小乔初嫁了”强虏灰飞烟灭”等是侧面表现周瑜的形象。【答案】C8对下列诗词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
5、湖夜行黄沙道中)(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中秋)A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B旷达 豪放 清新 哀婉 清新C雄浑 豪放 清新 缠绵 旷达D豪放 旷达 旷达 缠绵 清新【解析】回答本题中各诗词句的风格,既要结合诗词句本身的特色,也要结合作者的风格。【答案】C(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914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孙郎:孙权。
6、他曾亲手射虎。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西北方的辽和西夏。9词的上阕,作者写出猎盛况时主要采用的修辞方法是_和_。【解析】“黄”“苍”分别代指猎狗和猎鹰,用的是借代;“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等用的是夸张。【答案】借代夸张10(1)词中借用孙权狩猎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词句是_(2)词的下阕中有承上作用的词句是_【答案】(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11冯唐是汉文帝时一个年老的郎官。当时云中太守魏尚虽然立了大功,却因小过失而被逮捕。冯唐向文帝进言,说魏尚不应当受罚,文帝就派他去宣布恢复魏尚的职务。所以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寓
7、意是_。【解析】这里作者借用冯唐的典故,意在希望朝廷派人来招用他。【答案】通过冯唐的典故来表达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12下列对本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内容和题材上都具有开创意义。B本词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的壮士形象。开篇勾勒射猎的武夫。继之以千骑如飞,围观如堵进行烘托,两个典故的运用引出正意,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走引雕弓,“狂”态少年形象跃然纸上。C本词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词一脉相承。D词的用韵前密而后疏,有一气呵成之感,词人的“狂“劲自负
8、和壮志欲酬的企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见。【解析】柳永是婉约词人,这是一首豪放词。【答案】C1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_【解析】“狂”字在本文中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可结合具体词句分析。【答案】“狂”字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_【解析】词的最后一句主要表现了作者要为国出力杀敌报国的决心。【答案】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宋朝的雨
9、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我建议你去苏堤。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