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课中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2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八年级上册中
- 资源描述:
-
1、21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导语二、前提测评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的情况。(1)陶渊明(2)知识卡片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3)背景介绍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
2、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3、本课字词。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或解释。(1)正音。豁( )然开朗 俨( )然诣( )太守 垂髫( )刘子骥( ) 阡( )陌交通便要( )还家(2)古今异义词: 鲜美:交通: 妻子:绝境:无论:缘: 延:津: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2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3.初步感知课文4.语文积累美丽的桃花源至今流传的成语:四、合作
3、探究1.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有什么作用?2.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五、疑难解答1.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2.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六、拓展延伸请大家用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可按照下面的句式来回答:桃花源是一个 美、乐、奇 的世界,那是因为 七、达标检测八、作业从书籍中或网上搜集有关世外桃源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全国卷Ⅲ衡水金卷)2021年高三数学先享题信息卷(二)理.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