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一语文精品学案:3.8《小狗包弟》(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狗包弟 2013 学年 语文 精品 3.8 小狗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8课小狗包弟一、整体把握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点读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按叙事进程来观照课文,可以看出课文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链。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叙述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关于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并引起下文;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记叙了小狗包弟的来历;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小狗包弟的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小狗包弟惨遭厄运;第五部分(第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带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二、细部探微2文章开始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拨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路
2、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精神的折磨。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点拨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筹,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期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
3、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4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点拨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住历史教训。巴金因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醒人们的良知。透过本文,我们可以揣测出巴金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
4、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反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的为人作风,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5本文风格质朴自然,读来却感人至深,想一想奥妙之处在哪里。点拨以情见长,以情取胜,是这篇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巴金对小狗包弟是充满思恋与内疚之情的,所以他在叙述小狗包弟的经历时,笔端带着浓烈的情感。作者写它活泼可爱,会做令人发笑的作揖动作,深得主人和来客们的喜欢;写它很通人性,与主人们融洽无间,甚至主人外出时,它都每日清晨等候于卧房门前,使主人们深受感动;写“文革”灾难到
5、来时,天真的小狗依然见“我”作揖,而“我”却为四周“杀小狗”的大叫大喊所惊恐,又怕包弟的吠叫引来红卫兵的抄家,心里“暗暗地流泪”。有时候,作者甚至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大段的心理剖析,袒露无遗地表白自己的情怀。作品写道:当“我”被迫把包弟送给医院作解剖用后,下班回家,看不见包弟,首先有一种甩掉“包袱”的轻松感;但夜深人静,辗转反侧之时,想到已经躺在解剖桌上的包弟,又觉得不是甩掉了“包袱”,而是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就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为了保全自己,葬送了包弟,这是自己的耻辱。这种大胆的剖露心迹,使读者更感到情感力量的冲击。叙事抒情相结合,叙事真实、自然,抒情炽
6、热、纯真,引起读者强烈共鸣。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首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要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自然轻巧,抒情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一、中心主旨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家中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
7、的现实;通过描写小狗的悲惨遭遇给自己留下的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二、写作特色1以情动人。本文以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贯穿全文。当红卫兵上街抄“四旧”时,“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在表达中饱含“我”的爱犬惜犬之情,“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这些文字写出了作者对小狗的忏悔之情,使人在阅读和理解中,能够看出作者胸中那颗炽热而受伤的心,情之所至,催人泪下。2运用衬托手法。文章一开头详细描述了一条(艺术家邻居的)狗,为了艺术家而忍受棒打脚踢,甚至不食而死之事,反衬作者当年为了保全自己而弃狗的懦
8、弱。狗尚且讲仁义,而人却只顾“保全”自己,相比之下,更能反衬出作者当年弃狗的无情无义,从而透露出作者的忏悔之情。3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的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本文的语言既有书面语的特点,又有口语的特点,两种语体很自然地融为一体。读者只是感觉到事件的自然发生、发展和情感的自然波澜起伏,而感觉不到文章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的存在,可以直击文章的深层和底蕴。三、结构图解(45分钟,9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租赁驾驭呻唤坛坛罐罐B熬煎寂寞歉意绿草如荫C羞耻责备款待一蹋糊涂D虫蛀内涵作缉逆来顺受答案A解
9、析B项“荫”应为“茵”;C项“蹋”应为“塌”;D项“缉”应为“揖”。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的中考在_炎热的夏天如期而至。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后,广大民众就老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否_展开了激烈的争论。A安静想念中止B寂静怀念终止C安静怀念终止D寂静想念中止答案C解析“安静”和“寂静”都表示没有声音,但前者侧重主观方面,后者侧重客观环境。“中止”指中途停止;“终止”指结束,停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在密切关注“西藏独立”事态的发展,达赖集团铤而走险,企图分裂祖国,必将石沉大海,付出沉重代价。B中国军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下了
10、金牌榜第二名后,在北京奥运会上赶超美国就丁是丁卯是卯地成了下一个目标。C雪灾最严重的时候,广州火车站的形势连续告急,值勤民警数十次倾巢出动,组成“人墙”,化解了一次次危机。D把第一手材料好好整理一下肯定得多花点儿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到了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咱们就省事儿了。答案D解析A项属望文生义。石沉大海:比喻始终没有消息。B项不合语境。丁是丁卯是卯:比喻办事认真,从不马虎。C项褒贬误用。倾巢出动:出动全部力量,多含贬义。D项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不会耽误工作的进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7年全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项目,其中,北京
11、奥运场馆“鸟巢”夺得建筑类最具影响力设计项目的桂冠。B马英九的施政方针深受台湾广大民众欢迎,因为它符合台湾民众希望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族群和平、不要内斗、不要撕裂、不要战争的要求。C自从1957年5月和平解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后,西藏人民就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天翻地覆。D刚刚过去的特大的我国南方罕见的冰灾雪灾,让我们记住了唐山市13位普通农民自费救灾的慷慨豪情,也让我们在这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义举中感受到了寒冬里特殊的温暖。答案A解析B项包含关系并列不当;C项成分残缺;D项语序不当,应该把“特大的”放到“冰灾雪灾”前面。二、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文,完成58题。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
12、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模块一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抓住论点、论据、论证读懂论述文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