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新人教版 2021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4 一步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激励学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 4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教师: 1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幻灯片、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导入 参考导语设计 A故事导入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讲述): 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
3、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吗?(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许你能从中有更多人生的启示。 B温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迎上去
4、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C谈话式导入 谈谈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并说说为什么印象最深刻? 老师讲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先讲述后总结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幻灯显示“多一份经历,多一份明智”。生畅谈看法。师明确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总结经验。 过渡:我们的经历毕竟有限,还可通过听别人的故事,使自己更明智。板书课题、作者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要求:看清读准、边读边思、圈点勾画、记住内容。 注音: 训诫(ji) 陡峭(qio)嶙峋(l
5、n)(xn)耸立(sng) 啜泣(chu)着眼(zhu)头晕目眩(xun)迂回(y) 纳罕(n)(hn)小心翼翼(y) 解释: 训诫 嶙峋 纳罕 小心翼翼 啜泣 2复述课文内容。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求: A.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B.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 C.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参考答案: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经历和收获。 3课堂交流。 组织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研读与赏析 1有感情地朗读(16)(23)节。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A.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 B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