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苏轼素材 语文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苏轼素材 语文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5 诗词 关于 素材
- 资源描述:
-
1、关于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著称,“三苏”均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其中以苏轼成就最高。苏轼少年时就博通经史,才气俊发。仁宗嘉二年(1057),二十一岁的苏轼考取进士,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先后担任主簿、佥判、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等官职。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两党竞争激烈起伏不定之际,政局动荡不安,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的夹缝中度过的。由于他既不赞成改革派的激进措施,也不像保守派那样固守残缺,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不论是哪一派执掌大权,苏轼都遭受排挤迫害,多次
2、被贬官。元丰二年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说他“谤讪朝廷”,因此被捕入狱,即所谓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尽管仕途坎坷,但苏轼生性耿直,乐观豁达,性格豪爽,不管遭受怎样的打击,思想从不消沉,担任地方官时,能够体察民情,尽力为百姓办些好事。他对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在诗词的创作上“开豪放一派”,使宋代词坛为之一振。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多方面的才能,他的政论文气势宏大,如波澜迭起,变化无穷,古人以“韩潮苏海”来比喻他和韩愈的文章。苏轼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他还是著名的书画家,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的诗保存下来的有四千多首。苏轼的词在我国的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绝唱。他的过秦论赤壁赋同样千古传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23 周亚夫军细柳 (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