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1部分 专题7 考点1 选用句式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1部分 专题7 考点1 选用句式 WORD版含解析 2018 一轮 浙江 语文教案 部分 专题 考点 选用 句式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命题形式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仿用句式、变换句式以主观题为主,选用句式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1.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2综合性较强。如:选用句式一般与语言表达连贯合并考查,仿用句式一般与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句式则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结合考查1.选用句式是浙江卷考查的重点题型,多从连贯、得体等角度进行考查2仿用句式仍是考查重点,仍将延续以往的命题思路,和修辞手法一起综合考查,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呈现形式上会有所创新3变换句式仍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而以长短句的变换和句式重组为主要
2、考查题型4修辞手法除了在仿用句式中考查其实际运用外,还会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进行考查1(2016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
3、说话了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C本题从衔接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根据下文“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确定在A、C项间选择,C项中的“偏”是“偏偏”的意思,强调城里不同于乡下,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项。2(2015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D本
4、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3(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花”“飞絮”“晨霜”等。【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4(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
5、,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答案】(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5(2011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
6、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仿写首先要清楚例句的句式与修辞,例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使句子具有特别的意趣。其次要注意内容,“树、叶、花、香”互相连贯,层层递进,能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最后的落脚点是人,情感上有淡淡的哀伤。做仿写题,要找准句式和修辞,仔细找准题目的隐含条件,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然后再进行仿写。【答案】(示例一)物在,人去;人在,意去;意在,情去;情在,爱她的人去。(示例二)亭在,翁去;翁在,酒去;酒在,诗去;诗在,赏它的人去。考点1选用句式选用句式,通常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按照语体风格、句式规定、语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666.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