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月是故乡教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月是故乡教案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故乡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3*月是故乡明(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重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难点)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古诗导入。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教师口述: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特别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
2、散文。二介绍作者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家。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三初读感知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 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 检查初读情况。(1) 会认生字。徘徊渺篝萌澄澈旖旎瑞莱垠顷峨燕缀(2) 会读、会写生字,并组词。浩渺(mio)篝火(gu)萌动(mng)澄澈(chngch)33333旖旎(y n)徘徊(pi hui)万顷(qng)燕园(yn)3 33 333多音字注意加点字的
3、读音!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3yn(燕山)燕yn(燕子)读一读:每到这个时候,燕(yn)子就飞离了燕(yn)山。(3) 理解词语。旖旎柔和美好。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恍然大悟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碧波万顷文中形容大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就显得更有情趣。美妙绝伦形容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4)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小结:这篇课文回忆了“我”童年
4、时的故乡月景和“我”在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我” 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看到的月景。四品读释疑(一)指导品读。1. 品读: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提问: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预设: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2. 品读: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提问:“山高月小”和“三潭印月”分别是什么意思?预设:“山高月小”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意思是说从山下望去,山高高耸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以景色清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