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陕西省 西安 中学 2014 2015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51分)和第卷(表达题,49分)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阅读题 共51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
2、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
3、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意为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4、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赵伯陶宋词的文化品格)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2分)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
5、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C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D词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能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B“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D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3下列对原文
6、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又被称作“诗余”,这标志着诗的发展在唐代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D词在咏史言志时,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宦官)督太和山,干没(侵吞)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余剩)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
7、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国库)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
8、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青宫是指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万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4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
10、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
11、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0分)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8.“卷帘尽放春愁去” 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4分)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面的空缺部分(8分)(1
12、)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 ”(雨霖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为之绝倒。(此为婉约与豪放之别。)(2分)(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表现在结句上,该句是“ : , ?”(1分)(3)花卉,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四时之花不同,各有其妙。柳永望海潮中就有写西湖重叠的山峦间秋日桂花与荷花开放的千古丽句“ ,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 , ?”的词句却表达出诗人面对秋菊凋落满地,眼看着就要残败却没有心情去收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033.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