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1单元 诗的国度.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1单元诗的国度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作业 素养 提升 单元 国度
- 资源描述:
-
1、素养提升练(一)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击鼓诗经邶风【注】镗(tn):击鼓的声音。兵:刀枪等武器。土国城漕:卫国大兴土木筑漕城。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平:调和。契阔:聚合离散。成说:预先约定的话。于嗟(x ji):“吁嗟”,感叹词。洵(xn):遥远。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
2、不满。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BB项,“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突出自己的不幸,众人筑城,唯独我南征。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流传千古的原因。_解析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生死不相离,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滞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答案“与子偕老”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
3、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注】奇树:美好的树木。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荣:犹“花”。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B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C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D整首诗围绕着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952.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