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花淀 中职专用 教学 设计 专用 语文 同步 精品 课堂 高教 2023 基础 模块 上册
- 资源描述:
-
1、第3.1课 荷花淀教案(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梳理小说情节和详略得当的布局。2.从人物形象的人情美角度,理解水生嫂等妇女们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感受小说富有乡土气息、清丽优美的语言及散文诗式的“诗体小说”独特风格。3.认识历史,把握当下,学习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小说情节和详略得当的布局,理解水生嫂等妇女们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2.教学难点:感受小说富有乡土气息、清丽优美的语言,赏析散文诗式的“诗体小说”独特风格。三、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合作讨论法2.学法:自主
2、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历史【教师活动】提起战争,所想到的词语。【学生活动】交流发言,踊跃作答。【教师活动】总结概括,引入课题。痛苦、灾难、血腥、硝烟、炮火、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综上,在大家眼里,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充满苦痛的。但是有这么一位作者,他笔下的战争却有着清新恬静、自然和谐的特点,人性人道在他的字里行间悉数展现,甚至带给我们一种美好的感觉。大家猜猜他是谁?孙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二)走近历史,了解作者1.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
3、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2.作者介绍: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
4、集白洋淀纪事等。3.文学常识之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二)初读课文,看荷花淀之事活动一:自主预习清单检测1. 字音2. 词语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
5、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铜墙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活动二:自主阅读,梳理结构,概括本课内容。写作顺序情节内容情节阶段水生嫂等人的行动故事总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要点,把握内容写作顺序情节内容情节阶段水生嫂等人的行动故事总概以时间为序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来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候夫编席送夫参军开端夫妻话别,帮夫参战风光美丽白洋淀,战火纷飞黑硝烟保家卫国匹夫责,女子前线也不落。马庄寻夫遇敌巧脱发展探夫遇敌,感受战争助夫杀敌成立队伍高潮、结局、尾声助夫杀敌,投身抗战(三) 品读课文,赏荷花淀之景活动三:找写景片段,赏析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89.html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