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精品教学设计(部编六上第八单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园地 精品 教学 设计 部编六上 第八 单元
- 资源描述:
-
1、语文园地【课前解析】关注“交流平台”积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关注“语句段运用”通过对比,想象画面,学会表达;欣赏各类题目,领悟题目的妙处;学以致用,修改自己的习作。关注“书写提示”“书写提示”中的玄秘塔碑(局部)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对其书法的欣赏有利于学生积累书写楷书的方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关注“日积月累”“日积月累”节选了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体会名言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3.从词语
2、展开想象,写一段话。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特点。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1.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3.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特点。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日积月累”中还有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二、日积月累1.交流正音,正确朗读(出示课件4、5)(1)教师出示鲁迅的四句名言,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认识
3、的字。l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l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l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l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教师组织学生相互答疑,学生都不知道的,教师予以解答。(3)学生齐读四条名言。2.基于理解,积累名言(1)理解名言(出示课件6)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名言的含义吗?一起来交流吧!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预设: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4、(出示课件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预设: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出示课件8)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预设1:“民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爱国主义等。预设2: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出示课件9)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5、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预设:“中国的脊梁”指为了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发展的优秀人物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戚继光、孙中山、狼牙山五壮士等。 (2)积累名言,尝试背诵(出示课件10)教师出示要求:带着理解读一读,记一记!学生朗读并尝试记住名言。(出示课件11)教师提出要求:试着填一填,你就会背啦!l 无情未必( ),怜子如何( )。鲁迅答客诮l 其实地上本( ),走的人( ),也便( )。鲁迅故乡l 惟有( )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 )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l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
6、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尝试背诵。3.拓展名言,丰富认知(出示课件12)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鲁迅的哪些名言?预设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预设2: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预设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预设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三、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13)教师提出问题:平时你都用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交流平台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吧!(出示课件14)预设1:写事的文章可
7、以理清起因、经过、结果。预设2:关注题目。预设3:抓关键句。(出示课件15)预设4:一般来讲,了解了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2.回顾运用,实践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16)教师提出要求: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思考分别用什么方法进行概括吧!(出示课件17)预设1:少年闰土:串联法。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离别时的闰土几个部分串起来。预设2:好的故事:抓关键句。“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出示课件18)预设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段意归纳法。将文中所写的六件事的段意归并起来。预设4: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